這一次的軍議比之之前還更要緊張、急促。
因為,蕩陰實在是太近了!
蕩陰這個名字聽起來或許比較陌生,但是它在以後會有一個新名字,一個因為一位英雄而著名的名字——湯陰。
蕩陰位於蕩水北側,恰好處在一個水灣處,蕩水向東注入黃澤。
黃澤邊上則是內黃,也就是如今曹仁、趙儼駐軍之地。
而蕩陰與鄴城幾乎是一條線上的南北。
換句話說,蕩陰到鄴城的距離,比之內黃到鄴城的距離還要短。
如果是急行軍的話,全程沒有阻攔,蕩陰到鄴城只需要兩日!
一切都如賈詡所料……
“請鄴侯下令發兵,夏侯惇願領兵拒敵!”
軍議開始,夏侯惇二話不說便立即請命,在他看來,現在也用不著說什麼了。
“叔父暫且稍安,不急在這一刻。”曹丕終究不是一個莽撞的人,看得出來,他也很緊張,不過卻強制壓制著自己的心態,讓自己冷靜下來。
“曹彰也願迎戰劉協!”這個時候,曹彰當然不想放過這個領兵出征的機會。
“別慌,別慌。”
曹丕以手止之,又對夏侯惇說道。
“叔父,先吩咐人下去傳令,讓軍隊做好出徵準備,等候命令,我等先議一議此事!”
“諾!”
危急時刻,曹丕反而成了最冷靜的人,令曹彰頗為側目,不過剎那間就暗笑自己。
這不是應該的嗎?曹丕哪裡是蠢人啊……
“據探子回報,劉協親自掛帥,引兵三萬而來,敢深入北岸至此,諸位以為其有何用意?難道不怕陷入我軍重圍之中,首站身隕嗎?”曹丕問出了自己的疑惑。
“咳咳。”當先站出來的還是程昱,這個智勇雙全的老頭子,雖然精神頭很好,但是咳嗽卻明顯不是故意做出來的。
隨著年齡的增長,加之心中認定的明主曹操身故,他頗有一種萬念俱灰的感覺,身體一日不如一日。
“他在賭!賭他的實力!”
“何解?仲德先生請坐下詳說。”曹丕問道,眉目緊鎖。
程昱拱手一禮,微微立起的身子再次跪坐下去。
“劉協駐兵蕩陰,此乃一石二鳥之計也!”
“蕩陰位置險要,內黃在東,鄴城在北,漢軍進兵至此,既可威懾內黃曹仁使其不敢輕動,同時盯住急行軍不過兩日距離的鄴城!若不能速敗之,我軍將陷入一個非常被動的局面。”
曹丕聽後連連點頭,他差不多也想到這兒了。
“還有第三隻鳥!”
忽然,一道洪亮的聲音響起。
眾人循聲看去,出言者正是曹彰。
曹彰也不怯場,正經地說道:“蕩陰恰好位於鄴城、內黃、黎陽之間,樂文謙在黎陽與臧霸對峙,而劉協兵在蕩陰,好似如芒在背,扼住咽喉,隨時可以配合臧霸行動!我料劉協此行必行二事!”
曹彰說到這裡,忽然頓住,等眾人的注意力都看過來時,方才繼續說道:“一則,高溝深壘,營中多貯糧草,不與我軍交戰;二則,多派輕騎、銳卒,往來縱橫於內黃、黎陽之間,干擾於文則、樂文謙二人與內黃之軍的聯絡,同時在臧霸進攻時予以配合,打破我軍黃河防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