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陽城下,樂進早已領兵在外迎接,田疇與陳群分列其左右。
田疇、陳群、蒯越等人隨軍征戰,在赤壁大敗後,好不容易逃回南郡,又見江陵發生戰鬥,遂直接跑到了襄陽。
曹仁領軍走進,各自見禮,眾將士一同往襄陽城內走去。
曹彰走在隊伍中,看著襄陽城高大的城牆、又寬又深的護城河,不禁對劉表一家子有些無語。
劉表袁紹皆當世名士,袁紹鷹揚河朔,劉表跨蹈漢南,稱雄河外,擅強南夏,魚儷漢舳,雲屯冀馬。
可惜與袁紹齊名的劉表,卻是個守成之主,無有進取之心,又為荊襄士族掣肘,終究身死難出荊州一步。
而劉表的兒子也將基業拱手相讓,更是令人感嘆。
曹彰思緒百轉,如此雄強之勢,卻落得這般下場,不禁唏噓。
曹彰心中有所明悟,他與曹丕劉協的鬥爭,終究還是要落到“人”上來!
若不得人,兵甲再利,城強再高,溝壑再深,也不過是他人嫁衣,終會自取敗亡。
人即城,人即壑,人即兵甲,人即是天下!
劉表不能將麾下文武如使臂助,反受掣肘,正是不得人之故也!
政事堂。
曹仁高居主位,聽著樂進的一番彙報,他一到此,樂進自然把主位讓了出來。
“將軍,襄陽一切都已準備妥當,即日便可啟程北上。”
“好,好生準備,待江陵軍馬休整一番,三日後,我軍啟程北上,回中原!”曹仁當即拍板決定,眾人無有異議。
此番北歸事關重大,因為有很多人要一起走,包括一些名士大族。
雖然很多荊州本土的大族不願離開,但人數依舊不少。
比如蒯氏一族,便不離開,然而或許是為了家族安危,蒯越卻願意隨軍北上。
諸多名士如王粲、傅巽等人也要隨同北上,因為荊州已經不是他們心目中的安樂之地了。
因此,北歸之事並非單純的行軍,一切事宜紛繁複雜,都需安排妥當。
“來人,持我將令,讓汝南太守李通陳兵汝南邊界,多帶糧草,接應我軍。”曹仁接著說道。
“遵命!”
“張遼何在?”
“末將在。”
“你領三千人馬先行,前往宛城,為大軍北上做準備。”
“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