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敬,如今曹仁據守江陵,巋然不動,雖然已經看似搖搖欲墜,卻始終未能破城,其也未棄城而走,實在讓我著惱啊!子敬可有辦法助我?”周瑜懇切地說道,英俊的臉龐上滿是期待。
魯肅此人,軍略明優,不論戰略戰術,皆有其獨到之處,實乃天下間一品人物。
“公瑾早已胸有成竹,何必問我?”魯肅揶揄道。
周瑜搖搖頭,說道:“我雖料曹仁不久必退,然而如今頓兵城下,其久久不去,更是毫無動靜,實在讓人不得不懷疑自己的猜測啊。”
其實周瑜料定了曹軍會自動退走,因為曹操已死,曹仁又孤軍在此,大軍壓境,即使是周瑜他自己,也不會久留,只是彼此之間幾番攻守後,讓周瑜有些當局者迷。
江東軍破夷陵先勝一著,後虎牙山被伏,失了一陣。
接著渡江到北岸紮營,與劉備軍三面圍城,又勝一著,先鋒短兵相接、銳氣被挫,又失一著。
然後江東軍佯攻東南,實攻西北,被防住,曹軍二次突襲,小勝一場,周瑜又調投石車強行攻伐,重塑攻勢。
整體而言,雙方攻防互鬥,彼此都沒有佔到什麼太大便宜,反而江東軍佔據大勢,早晚必勝。
魯肅點點頭:“大都督不必擔憂,一切如常便好,巋然不動,以大勢欺之,豈能不勝?如今反而要思慮的是另一件事!”魯肅忽然之間變得很是嚴肅。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周瑜見狀,心中肅然:“子敬但講無妨。”
魯肅整理了一番思路,而後娓娓道來:“曹操南下荊州,鯨吞天下,威勢難當,故而我等勸說吳侯與劉備聯手,共抗曹操!”
“原本我也贊同與劉備長期結盟,藉以分擔曹操帶來的壓力,然而,誰曾想到,曹操竟戰死沙場,如此一來,強雄崩塌,天下動亂必現,劉備絕非長期共處者!”
周瑜心中早有此番想法,魯肅一提,連連點頭。
“如今荊州紛亂,曹仁不久必退,我與公瑾皆欲據長江之極,與劉備必生齟齬,不可不籌畫在前啊!”
“子敬以為該當如何?”周瑜直接問道。
“荊州七郡,北三郡暫且不論,荊南四郡,取之正當此時!”魯肅眼神銳利,原本憨厚的外面頓時變得精明強幹,神采奕奕。
魯肅是大軍師一般的人物,更有統帥之才,與周瑜此等雄才相較,也絕不遜色多少。
歷史之上,魯肅之所以堅定地主張聯合劉備抗擊曹操,正是因為曹操在世,威脅太大的緣故。
而如今曹操身死,歷史之局早已突變,魯肅也絕非當真是迂腐書生,一眼便看穿迷霧。
周瑜沉著思慮一番,當即下定決心,說道:“子敬言之有理!我意,分兵一萬,由子敬統帥,呂子明為你副將,將蔣欽周泰淩統朱桓四人,即日揮軍南渡,降服荊南四郡!子敬可願受命?”
“固所願也,不敢請耳,肅領命!”魯肅長身而起,拱手受命。
幾乎同一時間,劉備軍中,趙雲張飛也攜手受命,領兵出營,方向赫然也是向南!
喜歡魏虎請大家收藏:()魏虎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