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鐘體內的採礦船實際上就只有兩種功能:
一是活性金屬採集、二是力場飛行。
活性金屬的採集他已經見識過了,對於其中的一些原理他也大概有了瞭解,無外乎就是利用高維資訊的手段,將生命能量或者生命星球的磁場能量融合到金屬中,這應該是一種很高明的能量運用手段。
這一點從泛美亞星河礦業帝國的那些文字就能看出來,這可能也是跟他們是從恆星文明中崛起有關,其實類比一下如今地球的計算機科技,不也是資訊的一種初級運用嗎?以資訊編輯電能的流通,從而獲得巨大的力量。
而關於力場飛行他卻還並不瞭解。儘管這一段時間他不斷的飛出地球,但飛船到底是怎麼飛行的,其實他一點也不知道。
完全就是依靠飛船的原始設定。這其中的的力場飛行他也就只能想像個大概而已。
這一點透過他駕駛飛船在地球大氣層中飛行時就稍微有些猜測,那種如同反重力一般悄然無聲的飛行方式,似乎就是飛船在利用地球的引力場。
然後就是飛船在外太空飛行,似乎又是另一種模式,上次他被牛愛花彈射出地球,他無限接近太陽時的情況,他還是記憶尤新的。
似乎飛船聯動了太陽的引力場。
他有些不明白,這種力場飛行時怎麼運轉的,原理是什麼?他完全毫無半點頭緒。
不可能還是飛船種子裡的高維資訊在決策這一切吧,如果有資訊能編輯太陽的引力,那絕對不止是什麼四維文明瞭吧。
金鐘可不想把這個所謂的挖礦文明估計的太強大。
此時的飛船的速度大概有每秒一萬多公里,這樣的速度已經很恐怖了,要飛月球也不過大半分鐘的時間而已。
所以等飛船出了地球大氣層以後,不過是一個猛衝,金鐘人就已經到了月球了。
他熟門熟路的就朝自己的採礦點飛了過去。
首先前往的是一處環形山脈。上個月他憑著飛船賦予的金屬本能,感應到這兒有大量的金屬礦脈。所以在這兒留下了一些自己的血液。
但這處環形山礦脈可能無法轉化出活性金屬,因為這兒的磁場是死氣沉沉的,跟地球的那種磁場可以說是天差地別,甚至於連於月球上其他地方的磁場相比較都極為特殊,
按照自己的猜測,這而可能是一處特殊的點所以他嘗試著留下了一些血液。
在這處環形山脈中,溫度有時能低到了零下250度,這已經是很低的溫度了。
雖然他本能的感覺,這種氣溫他可能也能存活下來,但他沒敢嘗試將飛船收起來。
只是在飛船中放出幾十毫升血液,直接流在了這處礦脈,然後才離開。他本來就想看看會不會有什麼變化發生。
他記得當時自己的血液出現在月壤上,似乎是有一些變化的。
現在一個月過去了,也不知道有沒有轉化出活性金屬來。他其實是不抱希望的。
然而當他靠近環形山脈時,被眼前的一幕晃花了眼。
“居然真能轉化出金屬來?”安全是一顆顆足有三四米高的金屬圓球,居然就層層疊疊的堆積在整個環形山脈的底部,將整個環形山脈周圍的山脈都已經腐蝕的腐朽不堪,好些山脈都已經稀碎的成了泥沙。
金鐘能感覺到眼前的這一大片都是自己的血液細胞,然而他見到這許多的金屬卻沒半點高興。似乎他的那些巨大的血液細胞已經死亡了。
他血液細胞吞噬了大量的金屬,卻死亡了,那該怎麼將這些金屬給收起來,飛船的金屬回收力場到底管不管用,他也不確定,
金鐘立刻就唸頭一動,啟動了飛船的回收力場,然而,並不管用。力場對下方已經死亡的巨大血液細胞毫無感控制能力。
這一片環形山脈處於月球的月海中陸,在地球上看是屬於最亮的地方,現在多出這麼一大片的銀白色金屬細胞,足足有好幾萬平方的面積。如果在地球用天文望遠鏡一看,不就都能看見金屬反光了嗎?
這還是他第一次遇到這樣的情況,“這是回收失敗了嗎?是因為這兒沒有活效能量嗎?”
現在這一片該搞成這個樣子,該怎麼收場是個麻煩。雖然現在世界各國都忙著對付hrr病毒,可這裡的變化肯定遲早都要被發現的。
他有些抓瞎,“看來不是活性金屬,飛船的回收力場根本就沒辦法吸收。”
“可是我的血細胞明明都長得這樣大了,怎麼還會死呢?難道跟以前的那些金屬蛔蟲一樣?是吃錯了什麼東西嗎?”
“或者是跟活效能量有關,我的血液細胞是有活效能量的,但因為這個環形山脈沒有半點活效能量,這些血液細胞大量吞噬金屬,導致活性稀釋嚴重,而細胞卻越長越大,到最後沒有活效能量支撐細胞的生命,所以死亡了?”
金鐘嘗試著推理了一下。他想起容一水還是哪一位說過金屬蛔蟲的變化,金屬蛔蟲隨著吞噬泥土變大,身體中的活性金屬基因會漸漸稀釋,然後變為普通的金屬生命。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