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撤軍了,撤軍了,皇上,蒙古撤軍了,撤軍了……”留守在城牆之上的大臣一路小跑地下了城樓,滿臉激動,眼眶滿是熱淚。
“咳咳……”本該是高興至極的事情,可皇帝卻如何都笑不出來。
“皇上,上將歸來,蒙古撤軍,這可是大喜,大喜啊……皇上,快下令開城門迎上將和安親王進城吧!”有將士率先請示道。
“是啊,皇上,下令開啟城門,臣等陪皇上一起迎上將和安親王回城。”大臣們也是備受鼓舞,激動不已,紛紛跪地請命。
雖然皇帝此時靠在鑾駕上虛弱不已,可他心裡卻異常確定,此刻城門之外的蔣正熙和蔣子冉一定都是一臉的得意,他怎麼能如了他們的願,讓他們看到自己如此狼狽不堪的模樣呢,不可以,絕不可以!
他早該想到,這蒙古大軍就是為了他們而來,如此引狼入室,司馬昭之心人人皆知,皇帝怎麼會同意開門,將這好不容易才得來的江山拱手相讓呢。
不,不可能,大齊是他的,他蔣弘軒才是大齊的皇帝,大齊的一國之君,大齊的驕傲,他不會輸,他不能輸,他不能,蔣弘軒心裡滿是執念。
“皇上,上將和安親王還帶著傷,還請皇上快快下令吧!”眾將士們是等不及了。
“是啊,皇上,快下令迎上將他們歸來,也好共商應對蒙古之策啊。”朝臣們也紛紛請命。
城門口的侍衛都已經擺好了架勢,就等皇帝一聲令下,好親開城門,將孤身退敵的上將和安親王迎入城中,頂禮膜拜。
可此刻的皇帝卻異常冷靜淡然地躺在鑾駕之上,遲遲不發話。
朝臣們起初以為是皇帝吐血過多,身體發虛,氣喘不上,不好開口,可許久,皇帝臉色都有些微微泛紅了,可仍舊不見皇帝發話。
朝臣和將士們都皺眉等待,竊竊私語。
“皇上!”城樓之上的將士們遲遲等不來開門,以為是出了什麼意外,心急如焚,便直接衝了下來,卻看見皇帝鑾駕正擋著城門口,而皇帝躺在鑾駕上閉目養神。
這,這是什麼態度!將士們憤慨起來。
可皇帝卻猶如坐定,對著外頭的義憤填膺,不聞不問。
蔣弘軒之所以能如此氣定神閒,一來是怕蔣正熙他們進城之後他皇位不保,二來,也是依仗這滿城軍民的赤膽忠心,他知道沒有他這個皇帝的命令,晾他們如此著急,卻也不敢公然違抗。
遲遲不見眾人口中歡呼著的上將入城,城中百姓也是詫異了,待明真相之後,百姓們也都紛紛聲援守將侍衛要求皇帝下令開啟城門,迎蔣正熙他們入城。
“皇上……”總是在這種時候,一意孤行,皇帝就真的那麼不在乎民心向背嗎?不少還打算維護皇帝的朝臣們也失望猶豫了。
城門外,蔣正熙和蔣子冉卻不慌不忙。
“呵呵……看來他是心虛了……”蔣子冉看著遲遲不開的城門無所謂地笑道。
“呵呵……何止心虛,我看他是怕了……”蔣正熙挑眉。
“是該怕了,這會他也該孤立無援了。”蔣子冉撇嘴道。
“呵呵……哎,要不這個皇帝還是換你來當吧,反正皇伯父之前就中意你來著,你就勉為其難嘛,他這般無能,作為臣子,我真覺得丟人了!”蔣正熙半認真半玩笑道。
“這麼受罪的活,我可不幹。”蔣子冉的態度還跟當初一樣,他對於皇位沒有期待,更沒有好感。
“呵呵……還真是同人不同命嘛,裡頭那位為了皇位不惜無恥成那般模樣,苦苦死撐,可你這到手的皇位卻一而再再而三地往外讓,說真的,我真有些看不懂你了。”蔣正熙眉頭一挑玩笑道。
“彼之蜜糖,己之砒霜,是好是壞,我心裡早就定論,不要便是不要,沒人能強迫我。”蔣子冉卻認真道。
“哎……知道,連皇伯父都說不動你,我壓根沒想費那個心思,只是……蔣弘軒他這無恥的個性……”蔣正熙意有所指。
“所以這一次要讓他永生銘記!”蔣子冉勾起嘴角道。
“好,有你這話便好,嗯,看時間,姑母也該到了吧……”蔣正熙正感嘆著,城中,人群深處,隱隱傳來長公主前來的訊息。
城樓之上的將士們看得更清楚,半幅鑾駕開道,長公主一身戎裝騎在馬上。
長公主親衛皆是一身白盔白甲,威風凜凜,好多年沒見到長公主如此英姿颯爽的戎馬模樣了,百姓們一邊敬仰,一邊自動避讓到兩旁,讓出一條路來。
“呼……”長公主來了,朝臣和眾將士知道,皇帝該是堅持不了多久了。
“皇上,皇上……長公主來了……”一直龜縮在皇帝身邊的吳公公有些戰戰兢兢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