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何容易……我們現在掌握的線索太少了……”伊登還是感覺明天得再死一個人。
“接下來,就要說說我猜測的第三種可能了,是我覺得可能性最高的作案動機。”林恩還在穩步輸出自己的觀點,“我懷疑兇手就是在有意地製造恐慌,而確認了製造恐慌的目的,我們就能找到兇手。”
“依據是什麼?”伊登問。
林恩提的前兩種可能他都能理解。
唯獨第三種可能,他想不明白。
“我們已經確定兇手很聰明,兇手佈置死者自殺、意外死亡的目的不是為了減輕治安局的注意。”林恩托出他的結論,“那麼事件的走向、影響,應該都在他的預料之內。甚至,就是由他刻意引導的。”
“嗯……”
“現在這件事造成了什麼影響?”林恩問道。
“克林街人心惶惶,都說有個喜歡在十一點徘徊的幽靈、惡魔索命。”
“對,目前造成的影響,就是克林街的居民開始懷疑有幽靈、惡魔的存在,獨居者紛紛搬離,其餘的住戶深夜不敢出門。”林恩沒有一味地闡述,而是會不時拋給伊登幾個問題,讓他也思考起來,“我認為,恐慌,就是兇手固定時間頻繁行兇的表層目的。”
伊登聽的一愣一愣的:“表層目的?”
“還有個深層目的,就是他製造恐慌,又是為了什麼。”林恩道。
“我感覺有點暈了。”伊登漸漸跟不上林恩的腦子。
他現在只記住了兩件事。
第一件,加深對五位死者的調查,看看他們究竟有沒有重合的社交圈。
第二件,對克林街的獨居者們進行走訪,看看他們近期有沒有被跟蹤尾隨。
“那我簡單點說。”林恩組織語言,“我懷疑,兇手殺人就是為了製造恐慌。透過恐慌,獲取利益。”
“明白,明白。”伊登努力吸收著新的資訊。
“我為什麼認為他這麼做是為了製造恐慌呢?”林恩放慢語速,“很關鍵的一點,我只要問問你,你就清楚了。”
“什麼?”
“你代入一下。你殺了我,你把現場偽造成了意外死亡或是自殺,但你又想讓別人知道我其實不是死於自殺。這麼矛盾的行為,是為了什麼?”林恩問道。
伊登看了眼下屬,努力思考著:“是為了讓人以為有幽靈、有惡魔?”
“對!”林恩很高興伊登的智商處於及格之上,沒有拖他的後腿,“我再問你一個很簡單的問題,為什麼說他這麼做是為了讓人以為有幽靈、惡魔,而不是讓人們意識到克林街有個連環殺人犯?”
這個問題很簡單,伊登當即道:“如果是為了讓大家意識到死者死於他殺,那兇手完全可以在一開始就表露出這點,沒有必要費很大力氣讓他們呈現意外死亡、自殺的樣子。”
“所以,你現在理解我的觀點了麼?”
“我……好像理解了。”伊登豁然開朗,“這麼矛盾的行為,合理的解釋只有一個,那就是有意在裝神弄鬼。”
“很好。”林恩連著點了幾下頭,“裝神弄鬼,一半的目的我們搞清了,離兇手也就不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