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因為漢朝王綱失統,這本來是司隸地區的河內郡,也早就歸屬了袁紹。
辰凌的兵馬,在幾天之後,就趕到了河內郡的朝歌!
朝歌這個賦予歷史『色』彩的城池,他見證了歷史上很多朝代的更迭,其中最有名的朝代就是商朝。
今天,辰凌的大軍趕到朝歌之後,並沒有進行什麼進攻,朝歌的縣令就開城投降了。
因為,袁紹不得民心,當然了,袁紹他也不得官心,這些個官吏是最怕死的,他們怎麼會為袁氏家族送了『性』命呢?
辰凌並沒有把六萬大軍,全部開進朝歌,兩萬大軍進城,四萬大軍在城外駐防。
夏侯惇和管亥負責,他們二人負責在外統領四萬大軍,而典韋和裴元紹是辰凌的親衛統領,他們自然要跟著辰凌進城,而呂玲綺已經內定為辰凌的女人,她自然要跟在辰凌的身邊。
就在辰凌剛剛安排好城防,和城外大營的事情之後,就接到了斥候的稟報:“啟稟主公,袁熙的大軍,已經趕到了『蕩』陰縣,離朝歌還有一天的路程!”
辰凌一擺手,讓斥候再探之後,他就立即召集眾將議事,雖然,辰凌手下沒有謀主,甚至連一個像樣的謀士都沒有,但是,三個臭皮匠賽過諸葛亮,什麼事情還是要多跟手下部將商議的好。
我們長話短說,但是,這一次的議事,依然沒有什麼新意,無非就是辰凌的部將,表示,願意去做先鋒官,擊敗袁熙和袁家的大軍!
最後,辰凌就決定在朝歌城跟袁熙決戰!
河內郡北部的『蕩』陰縣,袁熙不太情願的率領二十萬大軍南下,今天終於趕到了這裡。
為什麼說不情不願呢?這就得從袁紹,還有袁紹的幾個兒子他們之間的勾心鬥角說起。
因為袁紹的關係,他始終沒有立下世子,還鼓勵兒子們爭鬥,袁尚被封為冀州牧,高幹被封為幷州牧,袁譚被封為青州牧,袁熙被封為幽州牧,只不過,青州和幽州還不在袁紹的手裡。
這袁紹就把這些地方封給了兒子,而袁紹分封子嗣,且又不立世子的行為,就是取『亂』之道。
而袁紹的三個兒子,平時就勾心鬥角,這一次老大袁譚和老三袁尚,因為,袁熙要迎娶甄家甄宓的原因,就勾結起來,鼓動袁紹,讓袁熙率領大軍出戰。
他們這麼做,無非就是想看袁熙吃敗仗,甚至是戰死沙場,最後,他們不但能夠少一個競爭世子的對手,美人甄宓又會成為無主之物了,這正是借刀殺人之計。
所以,袁熙一路上都是扭扭捏捏消極怠工的,本來他們早就可以趕到了官渡,因為,袁熙懼怕征戰,今天才趕到了河內郡的『蕩』陰縣。
另外,袁熙還把自己的未婚妻甄宓,都帶了出來,恐怕自己不再鄴城,讓老大和老三,把自己的夫人搶走,甚至是強娶了過去。
『蕩』陰縣的縣府,袁熙正在婢女的服侍下洗腳,他跟著大軍行軍了幾天,那真是累的腰痠背痛腿抽筋,儘管有戰馬和馬車,讓袁熙乘坐,但是,這種含著金鑰匙出生的人,哪裡吃過這種苦,他更沒有帶兵征戰的經驗。
透過這一點,足矣說明袁紹是一個什麼人,而跟隨袁熙出征的,有大將文丑,張合還有高覽,以及河北袁氏的十幾名戰將和謀士審配和郭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