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見中年『婦』人說道:“客人和夫人借宿到了我家,還讓客人破費,真是讓妾身過意不去。”
因為,這名中年『婦』人,家境貧寒,所以,辰凌也不好讓人家破費,另外,就算辰凌不在乎吃喝,人家也得有啊。
而一路上,辰凌打了很多獵物,再加上,辰凌搜刮董卓的物資,他的儲物戒指之中的糧食,可是堆積如山,這一頓吃喝不算什麼。
而辰凌一聽『婦』人十分的客氣,他也是擺手不讓對方在意,經過彼此之間的詳談,辰凌發現,他見到了一個千古奇人。
這名『婦』人不是別人,他正是三國東吳大將,東來太史慈的母親。
太史慈是三國前中期,東吳的著名大將,可以說,沒有太史慈,就沒有東吳平穩的江山。
辰凌跟慈母聊了一會兒之後,就順勢問道:“夫人,不知道,貴公子現在何處,我可是慕名已久,如雷貫耳啊!”
“哎,我兒去北方投軍,已經走了半年,也不知道現在如何了?”慈母一聽辰凌說道自己的兒子,她也是唉聲嘆氣!
不過,不巧不成書,就在辰凌失望,沒有見到,傳說中的太史慈的時候。
辰凌就聽見門外有腳步之聲,同時,還有人十分興奮的喊道:“娘啊,慈兒回來了!”
未見其人先聞其聲,這就是辰凌的感覺,而慈母這個做母親的,太史慈是她身上掉下來的肉,如何聽不出是兒子的聲音。
因為,太史慈在當地很有名聲,所以,青州刺史田凱,幾次想要徵辟他出仕為官,可是,太史慈看得出田凱不但不是成大事之人,更是為人尖酸刻薄,陰狠毒辣之輩,所以,太史慈就遠走遼東避禍。
而這一次,就是因為,黃巾之『亂』的餘孽又襲擾青州,太史慈擔心母親,這才趕了回來。
還有另一個原因,那就是太史慈為人十分忠義,當他一人漂泊在外的時候,老母在家無人照顧,而北海國國相孔融經常派人去關照母親。
而這一次黃巾餘孽管亥,帶兵襲擾北海國,太史慈想要回來相救孔融。
母子二人許久未見,血濃於水,一見之下自然百感交集,痛哭流涕。
許久之後,慈母才把太史慈引入到房屋之中,為他引薦辰凌,而辰凌雖然通名,但是,慈母大門不出二門不邁,如何知道辰凌的名聲。
但是,當太史慈聽見辰凌之名以後,則是驚訝的拱手道:“難道是,孤身一人斬殺董卓的,徵北將軍青州牧辰凌辰永寧嗎!”
至於,永寧是辰凌為了方便在三國行事,自己為自己取的字號,意思是希望天下永遠安寧的意思。
在三國時代,如果是三個字的名字,或者是沒有字號的人,都是沒有底蘊沒有身份之人,其他文臣武將一聽,就不會過來投效。
其實,辰凌這麼做,也許是入鄉隨俗,現在的辰凌要不是想靠自身的力量,『蕩』平三國,謀奪更多的好處,他又何必取什麼字號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