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了思路後,王陸該做的就比較簡單了,不停在汽修廠各處走走停停,有時卸下來一些完好輪胎,有時把一整輛車都推了過來。
直到一個小時後,小空地上已經擺滿了他選中的材料。
隨後就是切割,拆卸工程。
將不要的廢料割下,拆卸出各種完好的零件,轉軸,管道,發動機,甚至玻璃等等。
處理一番後,又過了2個小時,比較他那海量的材料堆,他的速度已經很快了。
職業體系帶來的體力和知識,處理這些材料簡直得心應手,毫無任何難度。
將完好的材料放到廠房內,王陸讓小安和王茹遠來處理一下材料,那些東西需要去鏽,拋光,上油都屬於耗費時間的活計,交給她們沒什麼問題。
他自己也是拉了一大車鋼材,去隔壁熔鍊車的框架去了。
等他回來時,已經傍晚十分。
拖著一大堆剛出爐的框架,王陸把它們丟在空地上,接著是焊接。
按照他的想法,整個基地車應該有兩層,第一層設計成常規房車模版,第二層則是他的個人實驗室。
不過,他還需要這輛車具有強大的越野效能,不能太高,可太矮裡面又站不了人。
基礎機械工程學,可以幫他解決這個問題。
他給車身設計了一個可摺疊的模組,就像摺疊椅一樣,不用的時候佔據的空間很小。
具體到車身便是,他除了焊接主體車身以外,還多做了了兩個車身的框架,它們比主體大那麼一絲絲。
用它們套住原車身,框架交接處用滑輪連結,這樣一種簡單的摺疊空間設計便完成了。
這種毫無技術難度,實用價值一般,只有車輛停住時,它們才有展開的機會。
不過既然是要考慮到生活,當然要多一些空間,哪怕只有停住時那一小會,也是不錯的。
焊接工作很快便完成了,只是搭個框架而已,下面就需要真正的技術活了。
把王茹遠兩人處理好的材料取過來,王陸把主體發動機,電機,油箱之類的玩意,放在底盤上,一一幫它們固定在該呆的位置。
隨後就是管道,線路,軸承的安裝。
把這些小玩意做好後,已經來到了晚上10點,除了車皮還沒弄上以外,這個車其實已經做的差不多了。
高度足足有3米高,長8米,寬2米左右。
正常房車一般不會超過6米,高度也在2.6左右,不過王陸是誰,這都什麼時候了,根本不用在意這些細節,使勁造就完事了。
而且8米的長度,夠他帶上很多東西了。
因為定好了一層是生活區,所以王陸給那些裝置焊上一層鐵皮充當地板後,故開始搗鼓細節。
裝修盥洗室,臥室,書房,還有大廳和駕駛臺。
弄了這些以後,王陸發現還有兩處地方可以改成房間,一時半會不知該怎麼改。
不過,馬上想起自己之前去廣播電臺的時候,拿了一電臺回來。
決定了,一間做儲藏用,一間用來當電臺使。
於是王陸把放在角落吃灰的電臺搬了上去,一頓搗鼓之後,才算是搞定了。
當王陸把所有功能都弄好後,12點不遠了,只是裡面有些空蕩,看著一般,而且二層還沒開始細修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