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站在燒製間後院裡,等待第一批水泥出爐。
這座磚房是他專門為水泥生產設計的,長約十五米,寬四米。
前後都有一個門,不同的是前門儘可能寬敞,以供人們搬運材料。而後門只有一人寬,能讓安娜偷偷進入燒製間。
為此,他還在房子半腰處修建了一圈圍牆,將燒製間後半截包圍起來,進出口安排有騎士把守。
他們都是卡特的部下,其忠誠度毋庸置疑。
水泥的生產流程說起來很簡單,將石灰石碎成粉末狀後,與黏土、鐵粉混合,用幹法或溼法煅燒成熟料,再同石膏一起磨細即可使用。
原料都很普通,鐵粉難以大量製得,可以不放,關鍵在於熟料的煅燒溫度。
燒製水泥時所需要的具體溫度,李白並不記得,就算記得他也沒辦法測量和控溫。
無論是紅外測溫儀,還是熱電偶測溫槍,都比水泥複雜了無數倍。
他只知道,這個溫度幾乎和鐵的熔點相近,而煅燒工序也是生產水泥的一道難關。
就冶煉技術不發達的時代而言,維持高爐溫一直是困擾所有人的問題。
普通開口爐的熱量損失極大,很難將爐溫保持在一千二百度以上。
而反射爐又需要耐高溫內膽,他一時半會也想不出怎麼造耐火磚。
傳統鍊鐵的高爐就更不行了,溫度或許能達標,但單靠那狹長的爐腔來煅燒水泥,只怕等邪魔之月都過去了,還燒不出足夠的量。
因此,李白設計的燒製間根本沒有任何加熱措施,他靠的是安娜。
被人工破碎的小顆粒石灰石,與黏土混合後,摻水攪拌成漿料,均勻的鋪在燒製間內。
接著騎士鎖死大門,清走雜工。
安娜從後門進入,讓火焰烘烤地上的漿料,直至一同放入室內的鐵棒熔化。
李白有些坐立不安,這是他駐守邊陲鎮的第一步。如果造不出水泥,三個月建起一道城牆的計劃,便只是空談。
沒有城牆阻擋,只怕沒人願意死守在這鬼地方。
無論是真實歷史,還是虛構文學,想要好好種田,一塊穩定的根據地,是必不可少的。
“殿下,您說的這種東西,真能把石頭都粘在一起?”守在李白身邊的首席騎士卡特問。
雖然李白告訴他,這是灰堡鍊金工坊的最新研究成果,但他仍將信將疑,畢竟那幫子人就沒做出過什麼真正可靠的鍊金產品。
“誰知道呢?反正他們是這樣說的。”李白攤手道。
這個世界鍊金術和占星術一起被並稱為賢者之術,在大陸國家都十分流行。
王室一般會培養自己的鍊金術師和占星家,用於秘藥煉製和預測命運。
對於普通人來說,這些研究太過高大上,以至於產生盲目相信的心理。
考慮到這點,李白自然而然的,把水泥配方的來源問題引到了鍊金工坊頭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