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天蠶嶺中的文蛛,天生異稟,全身只要一見風,就會變成鋼鱗鐵骨。只當胸前有一白團,是它的心竅,連那初出土時兩隻後爪,比較柔嫩。別處縱用飛劍斬斷,也不能將它除去。
而且,這東西最靈,一受傷,自知不敵,便要化風逃走,無法跟尋。
李白駕著遁光,來到天蠶嶺時,夕陽銜山,異聲突起,谷內外宛似百十畝晴雲籠罩,邪彩氤氳。
過了一會兒,異聲漸厲,彷彿是在呼喊李白的名字。
以李白如今的修為,自然不必畏懼,但他依然凝神屏息,不去理它。
子夜過去,一粒鮮紅如火的明星,倏地從彩霧濃煙中疾如星飛,往上升起,紅光閃耀,照得妖穴左近的毒氛妖霧,如蒸雲蔚霞,層絹籠彩,五色變幻,絢麗無儔。
耳邊又聽軋軋兩聲,接著飛起兩串綠星,都有碗大,每串約有二十多個,綠閃晶瑩,光波欲活,隨著先前紅星,互相輝映,在五色煙霧中,上下飛翔。
舞到極處,恰似兩條綠色蛟龍,同戲火珠。忽而上出重霄,映得滿山都是紅綠彩影,忽而下落氛圍,變成無數星燈。氤氳明滅,若隱若現。
李白開啟榮耀腕錶的拍攝功能,將這奇景錄下來,或許以後回到王者大陸,也能拿去賣掉小錢。或許,將蜀山世界中的那些絢麗畫面剪輯一下,還可以組裝成一部玄幻電影。
等到天將見曙,紅綠火星漸漸由高而低,由疾而緩,倏地衝霄三次,驟然下落,沒入妖穴,不見蹤影。
陽光升起,妖雲猶未散去,仍如五色輕紗霧縠,籠罩崖穴。
李白掐指一算,過了今晚,明日正午端陽,便該是妖物出土之期。
到處是些零亂鳥毛,而鳥身卻不見一個,野獸自然早已絕跡。這些飛禽俱為妖物吞食,吃剩羽毛,隨風飛散。
李白用慧眼掃視四周,暫時還沒有別的異兆,便走到一個土穴中,坐在一塊方形青石上,靜靜等待文蛛出土。
這塊青石通體整齊,有六尺見方,四面端正,出土約有三尺,下截埋在地裡。因穴口太小,縱有天生神力,絕難運進。石身又是那般四周平滑光潔,清涼,撫石卻有溫意。
這兒本是狐獾之類扒掘的巢穴,何以洞裡卻藏著這一塊方石?
李白略一沉吟,祭出一把飛劍,先不動石,而是將石旁的亂石泥沙撥開,不一會兒便將那青石扒見了底。
他細一端詳,竟是上下四方,高下如一,毫釐不差。
李白輕輕將青石移過一邊,往下一看,粗如人臂的黃精,似無數黑蟒般,糾纏盤結作一堆,也不知有多少。
他折了一截來嘗,入口甘芳,顯然是受到了仙靈氣滋潤,才會有這種效果。
之前他尋找青索劍的時候,在妖屍谷辰盤踞的靈玉崖一帶,獲得萬年溫玉,是莽蒼山萬年美玉晶英結成,溫玉蓮花形態,與將來光大峨眉門戶有關。
而眼前這塊青石,顯然也是寶貝。
於是,李白小心翼翼的操縱飛劍,一道金光繞石旋轉,四周如同霰迸雪飛,霜花四撒。
頃刻之間,剝繭碾玉一般,早去了三分之一。先時毫無異狀,只石質越往後越覺細膩,金光閃閃,玉雪紛飛。
不多一會兒,六尺見方的一塊大青石,變成尺多方圓,六尺高的一根石柱,仍是一無所獲。
眼看越削越小,已只剩八九寸粗細,忽見金光影裡,似有銀霞。
他連忙住手,近前一看,這石上下皆形如常玉,只中心處有銀色從石裡透出,隱約可辨,估量大小,也不過六七寸之間。
他知道所料不虛,寶物即將出現,越發小心。
飛劍的金光過處,先將上半截青石切去,移開一邊,再將下半截同樣削斷。
他剛將石心捧起,準備拿過一旁細看,無意中看見,哧的一股清泉,細如人指,從下半截石根心處直噴起來。
李白猝不及防,被濺了一臉,猛覺口裡沾了一點,甘芳涼滑,沁人心脾,知是靈泉,於是急忙張嘴,堵著泉眼便接,咕嘟嘟的喝起來。
喝完之後,只覺得身心輕爽,頭腦空靈,再無煩惱。
這是靈石仙乳,萬載空青,不但可抵多年功行,目力還大異尋常,雖未必能視徹九幽,但比起修士刻意煉就的慧眼,會強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