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微笑道:“我見恩人在這海底修煉,初時也以為恩人是地闕真仙。適才冒昧觀察,方知恩人雖然生具異質仙根,並未成道,原難庇護我。
不過,我有一雙火眼,善能識寶。不但宮中寶氣霞光已經外露,就是恩人隨身所帶,連這兩口寶劍,哪一樣不是異寶奇珍?
實不瞞恩人說,以我此時的本領,休說甘與恩人為弟子,便是普通海島散仙,也非我良師。
只是因為,當年我的恩師介道人羽化時,留下遺言,應在這兩日內超劫離世,得遇真主,由此自有成道之望。
初時,我見海岸所遇道人與眾不同,以為是他,不想幾乎遭了毒手。如今被恩人收留,雖說要恩人助我成道,便是恩人也會得益不少。
既承恩人信任,將元丹歸還,弟子我感恩不盡。此後我也不敢求在宮中居住,只求在這宮外避水牌坊之內棲息,聽候使命,但求不驅逐出去。
那道人的壇一破,必然警覺,用水遁入海尋找,卻不知海眼下面還有這個地闕仙府,以為我已經遁往別處,免為所擒,我就安心了。”
初鳳奇怪道:“既然他以為你已遁走,為何你還怕他尋來?”
李白嘆息道:“先前我不知他便是那有名狠心的鐵傘真人,此人脾氣最怪,別人如果惹惱了他,即使當時僥倖逃脫,他也必發誓追尋三年五載。如不過期,遇上必無幸理。
一則這裡深藏海底,便是我若非恩人引路,當時也未看出,這座宮闕可以隱身;二則恩人有許多異寶,就是那鐵傘道人尋來,我也可與他對敵,所以非求恩人庇護不可。”
初鳳聽到李白說善能識寶,正合己用,只是心中不無顧慮。一聽他自請不在宮中居住,更合她的心意,便答應了他。
等過些日子,察透他的心跡,再將寶物一件一件取出,命他辨別用法。
………………
過有月餘工夫,鐵傘道人始終不曾尋上門來,而李白處處都顯出忠心勤謹可靠。
這天,初鳳問李白會不會御劍術,李白笑道:“略懂。”
初鳳大喜,要他傳授。
李白早已看出初鳳形跡,因知她仙根仙福太厚,又因前師遺偈,自己成道非靠她不可,恐她疑忌,也不說破,一味裝作不知,只是盡心指點。
初鳳自是一學便會,漸漸將各樣寶物給李白看了,也僅有一半知道名稱用法,於是初鳳都牢牢記在心裡。
最後,初鳳取出當中玉柱所藏的水晶寶匣。
李白斷定那是一部仙籙,非用他從金須奴身上得到的純陽乾明離火,化煉四十九日,不能取出。除此之外,任何寶物皆不能破。
初鳳因許久無法開取,聞言不信,試用手中寶劍,由輕而重,連斫了幾十下,劍光過處,只斫得匣上霞焰飛揚,休想損傷分毫,只得將匣交他去煉。
李白領命,抱了晶匣,坐在避水牌坊下面,打起坐來。不一會兒,他胸前火發,與匣上彩光融成一片,熊熊燃燒起來。
初鳳連日出來察看,都沒什麼動靜,後來就懶得出來了。
李白讓魅魔愛麗絲營造出一個幻影,而他則帶著那個水晶寶匣,進入魔寵世界,然後召喚出紫郢劍和青索劍。
嘩啦!
雙劍合璧,光華大盛,瞬間破開那個水晶寶匣。
就在此時,一陣龍吟虎嘯之聲,突然從匣內響起,旋即琤的一聲,兩道匹練般的彩光沖霄而起。
李白也跟著狂嘯一聲,縱身便捉,左右手同時施展寒冰吸星掌,將那兩道彩光吸住,然後用幽冥鬼手強行扯了回來。
那是兩是兩本薄薄的書冊,上冊是《紫府秘笈》,下冊是《地闕金章》。修煉下冊,可成地仙;修煉上冊,可成天仙。
必須先學會下冊,才可以修煉上冊。
在原劇情中,金須奴功力較差,只是捉住《地闕金章》一書,卻讓《紫府秘笈》化虹飛走。
如今,李白施展雙劍合璧,讓這兩本仙籙提前出匣,再用幽冥鬼手捉住。
他微一翻閱,十分歡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