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在山上修煉了三天,就已坐不住了,又御劍出去遊玩。
這天,他來到一個地方,名叫三岔口。往西南走去,便是大道。
正西有一條小道,比從大道去大城市要近二百多里,不過要經過許多山嶺,不大好走。
李白曾聽說這些山嶺中有許多奇景,一來急於要到大城市,二則貪玩山景,便往小道走去。行了半日,已走入山徑。
這山名叫雲靈山,古樹參天,怪石嵯峨,頗多奇景。
李白走得有點口渴,想尋一點泉水喝,恰好路旁有一條小溪,泉水清澈,游魚可數。他從榮耀腕錶的倉庫中取出木瓢,舀了一些溪泉,隨意飲用。
此時日已銜山,李白繼續趕路,欣賞沿途美景,正走之間,忽聽一聲鶴唳。
李白覺得有點奇怪,抬頭望天,只見天晴無雲,一絲蹤影全無。他掃視四周,終於看見在道旁的一塊大山石上,站著一隻極大的仙鶴。
它頭頂鮮紅,渾身雪白,無一根雜毛,金睛鐵喙,兩爪如銅鉤一般,足有八九尺高下,正在那裡剔毛梳羽。
李白讚歎道:“像這樣大的仙鶴,真是少見!”
忽然,山石旁邊躥起一條青蛇,有七八尺長,發出嘶嘶的怪聲。
那鶴見了這蛇,急忙用口來啄。
誰料到那蛇跑得飛快,仙鶴嘴到時,它已鑽入石洞之中,蹤跡不見。
那鶴的鐵喙所到之處,將那山石啄得碎石濺起,火星亂飛。它忽然性起,腳嘴同施,連抓帶啄,把方圓六七尺一塊山石啄得粉碎。
那蛇見藏身不住,正待向外逃竄,剛伸出頭時,就被那鶴一嘴擒住。
那蛇急忙把身子一卷,七八尺長的蛇身,將鶴的雙腳緊緊纏住不放。
那鶴不慌不忙,一嘴先將蛇頭啄斷,再用長嘴從兩腳中輕輕一理,便將蛇身分作七八十段。然後,只是幾啄,便已將整條蛇吃在肚內。
它抖抖身上羽毛,看了李白一眼,一聲長叫,望空而去,晃眼間就已飛入雲中。
這時已是暮色蒼茫,暝煙四合,李白並沒有御劍飛行,而是繼續步行趕路,看看會不會再遇到奇妙的事情。
走出三里多路,天色向晚,恰好道旁有一所人家,他便上前叩門投宿。他叩了半日,才聽見裡面有人答話。
那是個男聲,有氣無力的問道:“你是哪裡來的?”
“我是個旅人,天色已晚,外面不安全,我想借宿一晚。”
那人嘆氣道:“我現在已是命在旦夕,此地萬分危險。客官若是要投宿,往西南去五里多路,那裡有一座茅庵,住著一位白雲大師,你可以去求她借宿一宵。她若依從,還能免掉危險。”
說罷,再不聞聲息。
李白再打門時,也不見答應。他生性好奇,悄悄縱身越牆而過,想看看是怎麼回事。
這時明月升起,照得院中清澈如畫。他留神仔細一看,只見院中藤床上臥倒一人,見李白進來,急聲道:“你這人怎麼就不聽話呢!你快走遠些,不要近我,於你大有不利。”
李白微笑道:“四海之內,皆是朋友。你有何苦楚,此地有何危險,說出來,我也許能夠助你一臂之力,你何必坐以待斃呢?”
那人搖頭道:“你還不快走!我已中了妖毒,近我三尺,便受傳染。我在這裡掙命,已經三日,如今腹中飢餓,你若帶有乾糧,可給我一些。那妖早晚尋到,我不必說,你也性命難保。你如果趕緊去投白雲大師,或許還可以幫我的忙。我的事兒,你只對她說這個。”
那人說到這裡,已是神微力弱,奄奄一息。他的手臂上有七顆紅痣,鮮明非常。
李白略一沉吟,拿出一些乾糧和一瓶解毒藥劑,再將解毒藥劑混入乾糧中,然後將乾糧拋給那個人,淡聲道:“你放心,我會請白雲大師來救你。”說著,縱身出去。
………………
李白出去之後,照那人所說,往前走去。才走不到五里,忽聽背後呼呼風起,腥味撲鼻。
他知道不妙,連忙如飛一般向前奔走,剛剛走到一座庵前,忽然風止。他回頭一看,只見一團濃霧中,隱約現出兩盞紅燈,往來路退去。
月光底下,分外看得真切。
再看這茅庵,並不甚大,門前栽著兩株柳樹,影子被月光對映在地上,碎陰滿地,顯得十分幽靜。
庵內梵音之聲不絕,想是此中主人,正在那裡做夜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