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時,那全洞的猩、熊,也明白恩主不能久留,全體排起行列,跪伏在地。
那老猩猩卻緊隨在李白身旁,承顏希旨。
李白天性豪邁,在這洞中住了幾日,調猩馴熊的慣了,雖然獸類不通人言,那些猩、熊卻也極知感恩戴德,把李白當做神明一般供奉。
及至見李白離開石洞,它們知道他要遠行,便一個個前爪跪拱,延頸長鳴。
有的猩猩、馬熊眼中,竟流下淚來。猩猩的吼叫本極淒厲,那馬熊的吼叫,更似萬鼓齊鳴一般,震動山谷。
李白原本最討厭這兩種叫聲,在洞中居住的這幾日,一遇它們吼叫,馬上喝止。它們頗通靈性,竟能揣知人意,很少叫喚。
今日李白要和它們分別,想到短時間內不會再聽見它們歡迎的呼聲,於是不再禁止,而且覺得它們這種號叫鼓譟,雄壯蒼涼,異常好聽。
過了許久,李白凌空一躍,縱到一個高約三四丈的小孤峰上面,辨明去路。
那些猩、熊見李白縱了上去,急忙一齊圍攏過來,將那石峰跪成一個圓圈,仰著頭,越發吼叫不停。
李白在這千百個猛獸自然鼓吹擁戴之下,正在那裡獨立感慨,顧盼自豪的當兒,忽見遠遠空際銀雁般的一個白點,朝峰頭飛來,漸飛漸近。
李白已看清來人是個白衣女子,身材頗為秀美,知是劍俠一流,心中大喜,正要高聲呼喚。
那白衣女子距離李白立身的所在,原本尚有百十丈光景,忽地一道青光,驚雷掣電般直射下來。峰下的馬熊逃避不及,立刻便有三四個身首異處。
李白才知道,來者是敵非友,又驚又怒。因他與熊、猩相處數日,情感已深,見到敵人劍光厲害,猩、熊四散奔逃,不由一著急,將身一縱,跳下峰來。
他食了何首烏之後,身輕如燕,踏雪無痕,平地躥起數十丈高下,也是毫不吃力。
那些猩、熊也著了急,亡命一般,齊向李白的身旁奔來,求他救命。
此刻那道青光如流星趕月一般,緊追過來。
李白微微一怔,冷然一笑,一揚手,一道十來丈長的紫光隨手出匣,紫巍巍的,耀眼生光,直朝那道青光捲去。
那道青光好似有知覺一般,霍地退了回去。
這時,除了那個老猩猩仍在李白身旁之外,眾猩、熊已然逃避無蹤。
李白惱恨那白衣女子無故殺害生物,冷聲道:“你為何無緣無故殺死我的猩、熊?你敢下來與我決一死戰麼?”
言還未了,眼前一道電閃似的,那白衣女子已經降落下來,俏生生的站在李白面前,約有數丈遠近。
她含笑道:“這位小哥,生氣,聽我慢慢道來。我是武當山的‘縹緲兒’石明珠,剛才送義妹申若蘭回雲南桂花山煉劍,路過此山,突然聽得鼓聲震地。
我見你獨立峰頭,被許多馬首熊身的怪獸包圍,疑是你山行遇險,因相隔甚遠,恐救援不及,才將飛劍放出。
我原是一番好意,不想誤傷哥哥養的異獸,這也是一時情急無知,請哥哥原諒。哥哥仙風道骨,小小年紀,竟有這般馴獸之威。
剛才你發出來的劍光,竟比我的飛劍還要勝強十倍,並且讓妹子認不出是哪一家宗派。若非妹子見機得早,哥哥手下留情,差一點妹子在武當山二十年修煉苦功就會毀於一旦。
請問哥哥尊姓大名?令師何人?是否就在此山中修煉?請一一說明,日後也好多多領教。”
李白見那白衣女子二十歲左右,英姿颯爽,談吐清朗,又有那絕跡飛行的本領,早已一見傾心。及至聽她說話,才知原是一番美意,卻發生這種誤會。
他略一沉吟,先將寶劍入鞘,然後近前含笑道:“我叫李白,蜀山一脈,偶然從峨眉山來此地閒遊,一時高興,收伏了許多猩猩、馬熊,不算什麼。
剛才誤會了姐姐一番好意,言語冒犯,還望姐姐恕罪。此劍名為紫郢,是師祖長眉真人所賜。請問姐姐的師父是何人?它日姐姐若有閒暇,可以到峨眉後山賜教麼?”
石明珠聞言大驚:“原來哥哥是長眉真人的門下,怪不得有此一身驚人本領。家師是武當山半邊老尼。妹子回山覆命後,定至峨眉相訪。
哥哥如有空時,也可到武當一遊,妹子定將哥哥引見家師。以哥哥之天生異質,家師見了,必定高興歡迎的。
我師父曾說過,長眉真人在成道時,就用符咒將紫郢劍封存在一座深山的隱僻所在,除峨眉派教祖乾坤正氣妙一真人外,無人知道地址。
當時預言,發現此劍之人,異日必定會承繼真人道統。哥哥所得,倘若真是當年長眉真人之物,仙緣真個不淺。嗯,可容妹子一觀麼?”
李白早已將紫郢劍煉化,也不怕別人奪去,便大大方方的將紫郢劍遞給石明珠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