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讓魅魔愛麗絲施展迷魂術,竊取了長孫均量和長孫璧的記憶知道,才知道事情的經過。
原來,在李白從夏侯堅家中出走的第二天,穀神翁與長孫泰已將長孫均量接到。穀神翁心灰意冷,將老朋友送到夏侯堅家後,便即走了。
長孫均量聽得李白獨上長安,大為心急,無論如何也要上長安找他。
他的理由是,他在京中還有一些官居要職的舊日同僚,若是李白不幸被捕,他也許還可以設法打救。
可是,他的武功要一年之後才能恢復,夏侯堅如何肯放他走?
爭論再三,拗他不過,夏侯堅只好想出一個辦法,一邊叫長孫泰兄妹陪他前去,一邊給她一服奇藥。
這藥是一種強烈的興奮劑,服下之後,可以暫時恢復武功,但後患甚大,藥力消失之後,本來可以一年恢復的病體,就得要三年了。
因此臨走之時,夏侯堅千叮萬囑,要長孫均量小心在意,若非遇到高手,迫不得已非動手不可,千萬不可服藥。
長孫均量到了長安之後不久,意外探聽到了李白的訊息。
原來,那個與李白同時入神武營的虯鬚漢子南宮尚,正是長孫均量的世侄。
長孫均量在太宗皇帝李世民之時,曾做過殿前檢點,而南宮尚的父親正是他最得力的部下。
李白雖然改容易貌,並假冒了張之奇的名字,可是蛛絲馬跡都看在南宮尚的眼裡。
就在李白被差遣押解“刺客”入宮的那日,南宮尚碰到了長孫均量,一說起來,料想這個“張之奇”必是李白無疑,也料想到李白被差遣入宮,其中必有詭計。
眾人大吃一驚,商議一番,便由南宮尚潛入內宮行刺,乘機掩護李白逃走,而長孫均量一家三口,則在驪山後面接應。
無巧不巧,他們在山谷之中,碰到了惡行者與毒觀音。
長孫均量無奈,只好服下夏侯堅給他的奇藥,暫時恢復武功,與那兩大魔頭作了一場惡鬥。
長孫泰捨身救父,撲上去抱著惡行者,咬傷他的琵琶骨,要跟他同歸於盡,卻被毒觀音用毒針擊傷,又捱了惡行者一掌,立即昏迷過去。
就在此時,天惡道人來到,形勢更加兇險。
幸好有李白暗中跟著,讓天惡道人、毒觀音、惡行者自相殘殺,最後只剩下毒觀音,已被收進魔寵世界。否則,依照原劇情發展,長孫均量必死無疑,而長孫璧也遲早會身亡。
如今,原本應該由長孫璧來帶動的主線劇情,會交由楊玉環來開展。
在別人的眼中,玉環就是“長孫璧”,只有李白、杜甫和李元芳,才知道她的真實身份。
………………
山麓有一座寺院,是一座多年失修的古廟,廟中有一個鬚眉皆白的主持,以及一個燒火的小和尚。
李白和玉環見天色已晚,就到廟中投宿。
老主持為人很好,立即接納,讓出禪房給他們住宿,並且叫小和尚給他們燒熱湯,招待得很周到。
吃完飯之後,李白和玉環迴轉靜室。
忽然,玉環疑聲叫道:“外面是誰?”
李白微微一怔,開啟幽魂視覺,掃視四周。
“是我。”那個燒火和尚,端著一碗熱騰騰的藥茶,揭簾而入。
原來,李白全心全意放在玉環身上,反而是玉環先聽到那小和尚的腳步聲。
那小和尚端著茶碗,微笑道:“這是培元健脾的香草甘露茶,病人喝了可以寧神靜氣,好人喝了可以增長精神。兩位貴客光臨小寺,咱們什麼都沒有招待,很是過意不去。師父說,請你們先喝了這碗甘露茶,再好好休息。”
玉環覺得這個小和尚有點油嘴滑舌,與老和尚的樸直不大相同,但以為這是性情使然,也不以為意,笑道:“多謝兩位師傅盛情,我們感激得很。”
李白看出不妥,心中冷笑,假裝不知,伸手去接那碗藥茶,忽聽得一陣急促的腳步聲傳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