秭歸賽龍舟,是百里以內的第一件大事。
午時一至,旗炮一響,萬眾矚目的龍舟大賽,即將開始。
民眾紛紛在岸上搖著不同顏色的彩券,指指點點。
原來,比賽龍舟,本為紀念屈原投江。可是數百年來,因龍舟大賽吸引了不少人下賭注,所以興起一種行業,賭“十色龍舟”。
每年龍舟出賽前,都要經過嚴格甄選,幾經淘汰過後,剩下的只有十艘。出賽的十艘各塗上不同的顏色,打著不同顏色的旗號。哪一艘獲勝,也等於那種顏色中獎。
大家所下的賭注,通常也會很大,以一賠十,有人因此一夜暴富,卻也有無數人傾家蕩產。
他們要下賭注,只需先到金銀錢莊去買十色彩券,中了以彩券去兌現金便可。
這一帶民風純樸,但賭風極盛,無數人弄得傾家蕩產,妻離子散。
越來越富的,只有金銀錢莊,以及縣大爺、個別公差捕頭。
李白等人初來此地,自然不知道這裡的情形,瞧見人手一疊彩券,心中納悶,又見人山人海,甚為熱鬧,也不以為然,一齊擠在人堆裡看熱鬧。
每艘龍舟上,都是十二個人,共分兩排。左槳五人,右槳五人,另外在船梢擂鼓、掌舵者各一人,並十二人。
一般來說,划船不比其它競賽,長江水急,不是氣力很大的人就可以勝任的,一定要熟悉水性、富有經驗、精明幹練的船伕,才能乘舟如飛。
所以,即使是練過武功的人,也不一定能派上用場。
這次,大家都非常看好紫、綠二色,因為這兩艘船的人,都有數十年的舟船生活,而且精勇有勁,尤其是綠色這艘。
未開賽前,總是有一番酬神戰,八仙過海,鳴放鞭炮,舞獅舞龍等,然後一聲禮鼓,繼響不斷。岸上的人也把粽子拋到水裡,密如雨下。
最後,在河的南端,豎起一顆特大的粽子,裹著彩旗,迎風搖晃不已。
岸上眾人一陣歡呼吶喊,知道壓軸戲要到了。
那顆大粽子,便如採青的搶炮一般,誰先抵達那邊,揮旗的人一手搶過,便是優勝者。
大夥兒鼓掌的鼓掌,吶喊的吶喊,非常熱鬧。
終於,一聲炮響,十艘張弦待發的龍舟,一齊飛出,如十支急箭,破浪而去。
開始的時候,十艘龍舟幾乎是平行的,水流又急又猛,一旦到大粽子那兒,是相當驚險的。
可是,不消片刻,十艘龍舟便有了先後。有五艘落在後面,而前五艘幾乎是平行的。
不久之後,綠、紫二色,已搶在前頭,尾隨的是藍、白二色,另一艘又被甩在後面。
岸上眾人,躍動吶喊不已。
上萬人在岸上大呼大叫,這場面實在熱鬧。
李白等人雖然沒有買什麼彩券,但也握拳捏掌,瞧得十分興奮。
玉環更是像小孩子一般,叫破了嗓子,哪裡還有平日那溫柔恬靜的模樣?
這時灘險流急,四舟離目標不過數丈。就在這時,綠舟與紫舟竟然同時慢了下來。
這一慢下來,白舟與藍舟立即越過了它們。
可是,離目標尚有丈餘遠時,白舟的人忽然都停手不劃了,而藍舟輕而易舉地奪下了粽子,搖搖晃晃的擺舟駛回這岸上。
其它數舟,也無精打采的劃了回來。
這一下,不單李白等人大為納悶,岸上的上萬民眾,更是紛紛跺腳怒罵吶喊,把沒中的彩券丟得一地。
李白與玉環對望了一眼,心裡好生奇怪。元芳瞧著沒癮,杜甫說要走了。
這時,那群藍衣大漢趾高氣揚地上了岸。
李白忍不住瞥了一眼,然後決定不走了。
原來,其它顏色衣服的船伕上了岸,都是垂頭喪氣,而藍舟的船伕上了岸,卻被一班藍衣人圍著,喁喁細語,神情十分得意,卻沒有任何民眾上前道賀。
有些老百姓輸了錢,還放聲大哭起來。
李白瞥見的是,剛好從停泊的綠舟上來的一名中年船伕,黝黑滄桑的臉孔上,竟忍不住掛下兩行熱淚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