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對李白沉聲道:“恐怕這些人非同小可,我打正面,你迴護三小姐。”
李白也不推搪,點了點頭,已掣劍在手。
貂蟬叫道:“我不要衛護,我也……”話未說完,驟然之間,一道急風疾打過來!
李白大喝一聲,“叮”的一響,長劍遞出,刺在那物上,星花四濺。
同一時間,“呼”的一響,李白的背後已中了一擊!
李白硬受一擊,劍回刺,但刺了一個空,那物體又“呼”的一聲收回去。
如果對方是拿著刀或劍,或者是棍槍的話,縱然李白硬受一擊,但也還必定能及時反刺中對方。可是,這一次他失望了。
對方離擊向他的事物,至少有七尺之遙。
李白大喝一聲,受了這一擊,居然不倒。
黑暗中的人一擊得手,卻並沒有再出手。
這時,火光已自水上、陸上,漸漸逼來。
貂蟬情急之下,扶著李白,急聲道:“你怎麼了?”
剛剛她清清楚楚的聽到,那物體擊在李白背上,發出的一聲沉重的悶響。
李白搖搖頭,並沒有開口。
貂蟬心道:這倒奇了,看來他一點事兒也沒有……這人壯得像牛一樣,挨一兩下痛擊,也不會有什麼事的。
就在她這麼想的時候,水上六支火把,岸上六根火把,正一起合攏過來。
………………
衣袂獵獵,火光熊熊。
十二個青衣人,左手拿著火把,右手拿著一支又細又長的劍,緊身蒙面窄袖青衣,每人都是雙目炯炯有神,似厲電一樣。
杜甫深深吸了一口氣,聲音如兵刃交擊:“十二青衣劍?”
火光緩緩的移動著,對方沒有答話,只是移動得更急了。
這十二人,移動雖然快、急、詭異,但絕不凌亂。火光正在狂風中晃搖,在黑暗中刺目而灼眼。
貂蟬睜大雙眼,忍不住大聲道:“小心,是陣勢……”話未說完,只見一陣火光急閃,緊接著便是一陣刺痛,雙目在這剎那間幾乎完全不能視物。
就在這瞬息間,她聽見身邊有一聲低喝,一聲怒吼,接著身邊是急風撲面、兵刃相交之聲!
怒吼是李白發出的,低喝是杜甫發出的。
貂蟬再張開眼睛的時候,局面已有顯著的不同。只見李白已站在前鋒,杜甫則微微喘息著,身上衣衫有三處已成赭色,不過那些火把也熄滅了三根。
只聽杜甫低聲疾呼:“李白,回崗位去!”
李白沉聲道:“我來擋一會。”
杜甫低叱道:“回去!”
李白不再多說,退回了原位。
貂蟬發覺,他堅忍緊閉的唇角有血絲滲出,右胸也染紅了一片,不禁低低叫了一聲。
她發出這聲低呼時,李白和杜甫都在同一瞬間向她望來。
貂蟬正想開口說話,忽覺火光卷臉而來,使她剛張大了嘴想說的話,被一陣熱焰逼了回去。她要避,也不知該如何避;想招架,也無從招架起。
在這剎那間,她只有及時閉上眼睛,聽天由命。
此時,她只聽得嗤嗤之聲響不絕耳,就像是有幾百條毒蛇,一齊向她噬來一般。
但是,不管嗤聲在哪裡響起,另一道尖厲的劍風聲就擊到那裡,東倏西忽,而貂蟬從來也沒有聽過這麼凌厲的劍風聲。
這是李白的劍嘯聲,在劍風之外,還有風雷之聲。
貂蟬大為好奇,忍不住偷偷把眼睛開啟一條縫,只見在她自己的身邊,前、後、左、右、上、下、正、側,都是拳掌的影子。
而嗤嗤的劍風,時不時破開拳影、掌牆而入,剛一擊入,就被一道厲電似的劍光擋了回去。
貂蟬實在不知道,圍繞著她身邊的事物,怎麼一下子會變成這樣,但她畢竟是練過武功的人,知道對方正乘隙攻擊她,而杜甫、李白正一邊維護她,一邊跟那些劍手作殊死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