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個彪形大漢還沒有用熟銅棍砸中杜甫的臉,李白就已趕到。
杜甫震退二人救曹羲,只不過是剎那間光景,李白已經趕到,又怎會讓杜甫獨撐危局?
李白彎下身子,胸腹幾乎是貼地而掠,嗤的一劍,在大漢的棍還沒打落之前,就已刺進他的胸膛裡去。
大漢一怔,忽見杜甫之前憑空多出一人。三人站得如此貼近,大漢忽覺對方手中握著劍,卻沒了劍身,只執著劍鍔。
——好快好詭異的劍!
——劍呢?劍在自己體內!
一想到這點,大漢再也無力握棍,而是發出一聲尖銳的嘶吼來。他發出這一聲嘶吼的同時,仍不相信自己會莫名其妙的栽在這小子劍下,所以他竟向後疾退!
他這樣向後疾退,無疑是立即把劍身自前胸拔了出來!
退了七八尺,他才勉強停住,低頭一看,自己胸前一個血洞;再抬頭一看,瞧見李白手中那把淌血的劍。
此時他這才知道,自己中了致命的一劍。
“你!”他厲嘯一聲,戟指李白,仰天跌倒,立時斃命。
杜甫突然出現,震開三人,救了曹羲,除了彪形大漢因距離之便立時反擊外,其他兩人並沒有立時再撲上來,而是迅速互望了一眼。
緊接著,李白如鬼魅般出現,瞬殺一人……
那個空手的蒙面人,狂嘯一聲,衝出茅篷,往下落去。這當然就是不敢戀戰,落荒而逃了。
另一個較纖巧的人影,也想跟著逃走,但他稍為慢了一慢,就已被杜甫截住他所有的去路。
這人反應也極快,不向外逸,反向內闖,直掠梯口。
樓梯口有李白守著,只要有李白在,這人再快,也快不過李白的劍法。
但就在這時,梯口響起一陣急促的腳步聲,使得李白不禁要扭頭去看。
在李白回頭的剎那,那人已越過李白,跟不遠處的貂蟬打了一個照面。
那人似乎知道自己絕不是李白的對手,所以並不出手,只想盡力逃走。
李白此際若出手阻止,必然來得及,只是他看見貂蟬已揚起刀來,一刀三花,向那人攻了過去!
李白不禁遲疑了一下,一是因為貂蟬的三小姐脾氣,二是看來她已有作戰的準備,雖然以她的武功只怕贏不了這人,但要輸也是一兩百回合以後的事。
李白遲疑了一下,不過這極短的光景,一個出人意表的變化就發生了。
貂蟬一刀砍向蒙面人,被蒙面人以鐵扇兜住。兩人似乎都要把對方發力推跌,但蒙面人冷哼一聲,竟然把遮著臉的黑巾,用另一隻空著的手抓了開來。
他才扒開,便又放手,臉紗重新罩在臉上。
可是,就在他把臉上的蒙紗抓開來的剎間,貂蟬突然發出了一聲驚呼。
這人背向杜甫、李白,所以杜甫、李白看不見這人的臉孔,卻發現面向這邊的貂蟬的臉孔,在這剎間充滿了驚詫、詭奇,以及疑惑、不信。
接下來,貂蟬收了刀,顯然是想說話,但她還沒開口,對方已用手點了她胸前的三處穴道。
李白、杜甫全力撲近時,蒙面人已一手搭著貂蟬的脖子,轉到她的身後。在杜甫、李白正要出手搶救的時候,蒙面人已把有鋒利鋸齒的鐵扇扇沿,貼到貂蟬雪白的頸項上。
杜甫、李白都不禁暗歎一口氣,陡然站住。
四個人僵在那裡,都沒有說話。
這時曹羲驚魂未定,見三妹落在敵人手裡,不禁大呼:“別殺她!”
那人冷笑道:“我想要怎樣,我不說,你們應該知道。”竟是很低沉、很有韻味的女子聲音。
杜甫長吸一口氣,點點頭道:“好,你走,我們不追。”
那個蒙面女子冷笑道:“你以為你這樣說,我就會相信?”
杜甫攤了攤手:“你要怎樣才相信?”
蒙面女子發出一陣低沉的笑聲:“你們遠遠的走開去,我在高地,可以望得很遠。一直到我看不到你們的影子為止。如果在我還可以望得見的地方,你們稍作逗留……”
她的手將扇子一用力,貂蟬雪白的脖子上,立時出現一道血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