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李白站在仍間隔點著水珠的瓦簷下,翻身上馬,深吸了一口氣。
這是一個多霧的清晨,今晚,他就要趕赴蜀國,與劉備一較高低。
他登上馬的時候,呼吸著清晨雨後的空氣,覺得天地間渾似無事不可為。
此刻,他回味起昨夜的荒唐,嘴邊有一抹笑意。他覺得,自己的運氣實在不錯,憑著這樣的運道,一定可以擊敗劉備。
惟一有些麻煩的是,他不知道,應該如何安置自己的未婚妻蔡文姬和那個神秘女子小孫。
不過,他決定,在決戰之前,不去想這些煩惱事,而是要用這股得志時的銳氣,挫敗劉備之後,得到光榮勝利時,再作處理。
他坐在馬上,回身望向簷邊對他痴痴揮手的小孫,在半空中揮動有力的手掌,大喊道:“你就在此地等我,我打贏了,就回來看你……”
他一面策馬趕路,一面覺得自己實在是太幸福了。
只不過,在昨天早晨,送他的是像一朵白薔薇般純潔的蔡文姬,而今天早上送他的,卻是像一株野薑花的小孫。
所以,他騎在馬上,就似行在雲端一般,也真的不到晌午,就已抵達蜀國。
李白先行投宿,打坐調息,將本身的殺氣與功力,都調升至最完美的狀態。
他要以最強的戰意,擊倒蜀國的王者劉備!
當他運氣練功之際,覺得自己的功力已經發揮到淋漓盡致,心中很是滿意。
對方是以渾厚的內功而名震天下的劉備,今夜之戰,單靠劍法只怕是解決不了的。
劉備是蜀國王者,至少比李白年長十歲,極少與人交手,但傳說中此人內功已高到不可思議的境界。
而傳聞裡,劉備為人審慎,也到了令人咋舌的地步。他不但食用前俱以銀針試毒,而且吃後能將下嚥多少粒飯米的數字,都能確悉無誤。
他的這種態度,用在辦事上,使得蜀國雖非一夜成名,卻蒸蒸日上,從窮鄉僻壤之地,漸漸可與極有錢財、勢力的魏國和吳國分庭抗禮。
這次的決戰,劉備竟然第一個就挑戰李白。
對於這點,李白是有些不解,卻完全不怕。
年輕人的鬥志,就算是觸著了火焰,也當是一種歷煉,不曉得痛楚與懼怕。
李白只想,早一些見到劉備,早一些決戰,早一些勝利,早一些見到小孫。
………………
蜀國。
李白在燕子巷裡見到了劉備。
那是剛入夜的時分,笙歌鶯語,人山人海,花燈如晝。
李白和劉備看見彩燈,竟然同時想起:哦,原來中秋不遠了。
他們想到這一點的時候,不約而同的抬起頭,看到了夜穹上的大半弦清冷的月亮,離那熙熙攘攘的人群,是如此的近,卻越發顯得孤清。
然後,他們的視線重新回到熱鬧的人群中,就發現了夾在人潮中,像磐石一般堅定的對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