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李儒攪局,讓李白黃巾的身份公開了,卻又因為李白的一席話,使得客廳中的儒家學士接受了李白。
這些人都是洛陽城的儒家名流,一旦他們接受了李白,那麼李白今後的路就不會舉步維艱。
所謂眾口鑠金,談論的人多了,流傳的人廣了,李白是黃巾首領的身份,在精忠報國的神聖光環下,幾乎可以忽略不計。
有了今天這一番話,使得李白今後招賢納士會變得更加容易,也不會因為黃巾首領的身份被群起而攻之。
李儒神色複雜,陰鷙的眼神讓人覺得一陣森冷。他輕輕的哼了一聲,目光閃爍,令人生寒。但是,最終他只能是無奈的搖搖頭,嘆息一聲。
事到如今,他也明白無法詆譭李白了,因為李白的話根本無法讓他反駁。
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這是儒家學士的終身信仰。而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已是儒家思想中非常崇高的境界。
這已經不是單純的治國、平天下,而是懷著赤子般的報國之心,沒有摻雜半點的慾望雜質。
李白丟擲范仲淹的名言,就是一招大殺器,頓時震懾住所有人,包括王允、蔡邕、盧植……
李儒望見紛紛搖頭驚歎的儒家學士,頓時心中一陣煩躁,當真是偷雞不成蝕把米,不僅沒有將李白拉到董卓的陣營中,反而使得他名聲大振,徹底收攏了所有儒家學士的心。
經過這件事,原來默默無聞的李白,隱隱有了繼承蔡邕的名望,成為一代儒學大師的跡象。
學無先後,達者為師!
李白雖然年輕,但是所說的話,讓在座的儒家學士不敢輕視。
“伯喈先生,李儒府中公事繁忙,還有要事待處理,因此要離開了,失禮之處,還請見諒。”李儒朝蔡邕揖了一禮,冷冷道。
此時他渾身散發著一股陰冷之氣,讓人感覺一陣冰冷。
蔡邕回過神來,褶皺的臉上堆滿笑容,連連擺手道:“既然郎中令大人事務繁忙,邕就不挽留大人了。府中賓客甚多,失禮之處,還請郎中令大人多多擔待。”
“好說,好說。”李儒臉上強自打起笑容,但是眼中帶著濃濃的失望。
這次,他是盡興而來,敗興而歸。
李儒一離開,客廳中的氣氛開始活躍起來,眾人你一言,我一語,可謂是賓主盡歡。
………………
英雄樓,二樓。
兩名文士臨窗而坐,竊竊私語。
“仲德公,李白此人果然是不同凡響,一入洛陽,這才多少天,居然拜得蔡伯喈為師,當真是大造化,大運道。”
說話的人,身穿一襲青衫,手持團扇,一邊輕搖,一邊道。
此時正值寒冬,非常寒冷,可是此人居然拿著一把團扇,時不時搖晃一下,當真是風騷無比。他不是別人,正是和程昱一起,緊隨李白到達洛陽的荀攸,荀公達。
程昱捋了捋頜下長髯,冷峻的臉上露出一抹笑容:“公達,老夫早就說過此人不簡單,哼,文若還偏偏不信,非要拉著奉孝一起前往冀州,去投奔那紈絝子弟袁紹,真不知文若心中到底是怎麼想的?”
荀攸聞言,一臉苦笑。
程昱可以明目張膽的批評荀彧,他卻不能。即使荀攸年近四旬,比荀彧大了五歲,可是荀攸的輩分卻是荀彧的侄子。
荀攸是晚輩,自然是不可以批評長輩的。
程昱也是心思通透之人,望見荀攸的臉色,自然明白過來,話題一轉,笑道:“公達,你覺得,李白說的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此話何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