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這一手直接無視了兩人的示威,使得他們好似一拳打在空氣上,沒有著力點,而李白卻一舉命中了裴元紹、周倉的軟肋,真是糗大了。
周倉低著頭,對著幹糧一陣猛啃,幾塊麵餅三兩下就被他解決了。
然後,他摸了摸充實的肚子,咧開嘴,嘿嘿一笑,朝李白道:“說吧,我倒要聽聽李百夫長有何高見。”
此時裴元紹也吃完了手中的乾糧,意猶未盡的擦擦嘴,臉上露出一抹緬懷之色:能夠敞開肚子吃東西,是何等的幸福啊!
李白見到兩人的神情,心中一陣好笑:只是幾塊麵餅,便讓兩人如此回味,還真是受盡了苦難啊!
這種情況,讓李白招攬二人的信心,又增加了一層。
他回頭吩咐士兵一聲,讓圍繞在身旁計程車兵退到遠處,確定麾下計程車兵聽不到他說的話之後,才放下心來。
雖說他是這些士兵的長官,卻不敢保證這群士兵都是真心跟著他的,而沒有劉闢、龔都的探子在裡面。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雖然這些人都已被他用冰魄銀針悄悄扎過,但還是有五個人很排斥成為“工蜂”。
周倉見此,臉上也露出凝重之色,讓麾下的人退到遠處,不讓他們偷聽。
李白這才緩緩道:“廢話我就不多說了,我就說說目前黃巾的處境,以及今後的出路,想必這也是二位困擾的事情。”
周倉和裴元紹點點頭,卻不說話,等待著李白的下文。
李白淡聲道:“黃巾賊之名,天下皆知,所有人都把黃巾當做反賊,殊不知,黃巾賊只不過是一群手無寸鐵的百姓,無家可歸的乞兒……
這樣的一群人組成的軍隊,嚮往的只不過是有衣穿,有飯吃,有田耕種的生活,可是當他們拿起武器對抗朝廷的時候,就已走上了一條不歸路、
有一句話叫做‘開弓沒有回頭箭’,一旦選擇了,就沒有了後悔的機會。黃巾軍反抗朝廷,便是如此。”
周倉笑著點點頭,李白說的確實是事實。
黃巾賊大多是百姓,很少有官兵加入的,而且一旦起兵了,就沒了回頭路。除非隱居山林,過著野人一般的生活。
因為有人的地方,就有爭鬥,況且參加了黃巾軍,身上就烙印上了黃巾賊的記號,不是想甩掉黃巾賊這個身份,就能隨意甩掉的。
“當今天下,戰火紛飛,諸侯並起,沒有哪個諸侯會在意黃巾賊的死活,因為他們也是一群野心家,一群做著王侯夢的傢伙。
他們和黃巾賊的本質是一樣的,都是想從亂世中牟利,只是黃巾賊謀的是平安無憂的生活,而這些諸侯們想要的卻是那滔天的權勢。
同時黃巾與諸侯又有一個本質的區別,諸侯是朝廷官員,佔據著朝廷大義,站在道德的制高點。他們討伐黃巾是天經地義,而黃巾起兵反抗則成了悖逆之人,是人人喊打的過街老鼠。”
“就是因為諸侯和黃巾一個是朝廷官員,一個是反賊,才會有如此大的差距。”
“黃巾賊攻城是叛逆,而朝廷官員攻城,則是保家衛國,扞衛朝廷尊嚴,這就是現實……”
李白說到此處,搖了搖頭:“所謂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張角起兵原本是競相呼應,可是後來對部下不加約束,縱容黃巾賊四處搶掠,見官就殺,見到世家大族就搶,使得黃巾失去了獲勝的基石,再沒有成功的可能。
為什麼?因為黃巾沒有人支援,世家大族視黃巾如虎狼,都害怕被搶掠;儒家學士視黃巾為叛賊,紛紛口誅筆伐;朝廷官員把黃巾當做升遷的墊腳石,討伐黃巾以壯大自己的力量……有了這三種力量的阻撓,張角率眾起兵,不過是曇花一現,根本不可能成事的。”
周倉眉頭微皺,面露沉思之色,抬頭望向李白,緩緩道:“你的意思是說,大賢良師起兵之時,便已沒有了成功的可能?”
李白搖搖頭:“也不能這麼說,張角起兵之時,還是有機會成功的。”
“那為什麼你說不可能成功?”裴元紹嘟囔著。
李白笑著解釋:“這個原因其實很簡單,想要推翻朝廷,不僅僅需要衝鋒陷陣計程車兵,還需要後勤補給,還需要安撫民心,還需要佔據大義,等等。
這些都是反抗朝廷的重要因素,不是說張角振臂一揮,九州響應,天下黃巾雲集,就能夠推翻朝廷。光靠一群大字不識的百姓衝鋒陷陣,是不可能成功的……”
喜歡恰王者少年,青蓮劍仙請大家收藏:()恰王者少年,青蓮劍仙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