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卓待百官坐上席後,才突然帶劍而出。
剛飲了幾杯,董卓便下令停止飲宴,撤去樂隊,按劍厲聲道:“我有一言,眾官靜聽。”
文武百官,皆屏息不語。
董卓道:“天子為萬民之主,無威儀不足以勝任。如今少帝劉辯懦弱,陳留王劉協比他強多了,何不廢少帝而改立劉協?諸位必與我有同感也。”
說罷,他按劍怒視文武百官,以示威嚇。
此時文武百官果然一片死寂,不敢作聲。
李白微微一笑,靜觀其變。當然,他的雙手也沒閒著,悄悄射出無數冰魄神針,是用他的鮮血淬鍊而成的,遇熱血即融化,會在在場所有人的體內打下血脈烙印。
當然,誰對他的好感度越高,就會越容易成為“工蜂”。
此時,座中的荊州刺史丁原,與董卓一樣,都是奉召入京的,卻按捺不住,拍案而起。
他盯著董卓,怒斥道:“萬萬不可!天子乃先帝嫡子,並無過失,豈能妄自廢立?董卓,你是何人!敢參預如此朝廷要事,難道想圖謀叛逆麼!”
董卓一聽,惱羞成怒,拔劍而斥:“順我者生,逆我者死!”說罷,便要上前,斬殺丁原。
就在此時,李儒突然瞧見丁原身後挺立一將,生得器宇軒昂,威風凜凜,手執方天畫戟,怒視董卓,隨時迎戰之勢。
李儒料定此將驍勇,董卓亦非其敵,便連忙大聲道:“今日乃飲宴之會,不宜談論國政大事,待明日上朝,再作理論吧。”
董卓一怔,立住了腳步。
百宮中,有人連忙勸丁原先行離去。
丁原亦恐身陷重圍,便連忙騎上馬背,與那威儀大將飛馳而去。
就因丁原這般一鬧,董卓議立新帝之事,便無法再進行下去。董卓恨怒不已,責問李儒。
李儒嘆氣道:“丁原身後站立之人,乃丁原義子呂布,字奉先。此人有萬夫不擋之勇,當時若斬丁原,必有一番惡鬥,恐於主公不利。”
董卓一聽,這才息怒,又斷然道:“我必先除了丁原,再圖大計。”
………………
第二天,有探馬飛報董卓,說丁原率軍在城外,向董卓挑戰。
董卓大怒,立即點起大軍,與李儒一道出城迎戰。
兩軍佈陣對峙,大戰一觸即發。
丁原軍中,只見呂布頭戴金冠,身披戰袍,金色盔甲,縱馬舞戟,隨丁原來到陣前。
丁原揚鞭,指著董卓罵道:“國家不幸,閹宦弄權,以致萬民塗炭。你無寸尺之功於社稷,竟敢妄議廢立帝君,乃叛逆國賊,人人得而誅之!”
董卓未及回話,丁原身後的呂布,已飛馬直衝過來。
董卓不敢直攖其鋒,慌忙退下。
丁原軍掩殺過來,董卓軍大敗,退了三十里,才勉強停下,結營下寨。
董卓召眾商議,長嘆一聲,道:“呂布果有萬夫莫擋之勇!丁原有其相助,乃我心腹大患也!我若得此人歸順,何愁大事不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