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武帝太清二年八月,侯景在壽陽反叛。
如果按照羊侃的計劃,梁朝應該是在採石礬堅拒叛軍渡江,另以一支精銳的部隊襲取壽陽,使侯景進既不能,退又失去了巢穴,烏合之眾,自然瓦解。
可惜朝廷不用他的計謀,卻以與侯景有勾結的臨賀王蕭正德為平北將軍,都督京師諸軍事。他表面忙於備戰,暗地裡卻以大船數十艘資敵。
於是,侯景順利渡江,把梁武帝圍在小小的臺城。
這時,廣州都督蕭勃徵兵,火速赴援。高州刺史李遷仕,久蓄異志,偽稱有病,遲遲不肯應命,並派人急召高涼太守馮寶。
洗氏夫人深思熟慮,刺史託病而拒都督之命,卻積極整屯兵馬,顯然有謀叛之意,因而對丈夫道:“今刺史突然召你前往,必然是逼你同反,君若前往,不啻是羊入虎口,不妨稍加等待,以觀其變。”
沒有幾天,李遷仕果然反叛,派遣杜平虜率兵徑往湖石,以便與侯景呼應。
洗氏夫人自忖,杜平虜盡率精兵出城,留下李遷仕守著一座空城,自然無所作為。
於是,她與丈夫計議,不妨卑辭厚禮,徒步擔物,明為輪將,暗乃突襲,必定可以一舉攻下李遷仕的老巢。
這個計劃,具體是由洗氏夫人執行的。
李遷仕遠遠地望見千餘人眾,背扛肩挑而來,果然中計,以為是輪送軍需品的隊伍,絲毫不加防範,立即命人拔柵開城。
洗氏夫人率眾湧入,迅即從籮筐背囊中拿出刀劍,就像秋風掃落葉般,一下子佔領高州城,進而與長城侯陳霸先在湖石會師,擊潰杜平虜的叛軍。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接下去,是新任始興大守、長城侯的陳霸先,與王僧辯合力擊潰侯景。
湘東王蕭繹在江陵即位,但不久被北朝中的西魏政權打得粉碎,而陳霸先乘機代梁而為陳武帝。
這也是南朝政權更替一個特點,總是大將奪權。
數年之中,長江流域烽火漫天,嶺南地區多賴洗夫人扶輯,安然無事。
此時馮寶已歿,陳霸先篤念昔日並肩作戰的友誼,遣使拜洗夫人九歲的兒子馮僕為陽春郡太守。
不久,廣州刺史歐陽紇起兵叛陳。天高皇帝遠,陳霸先鞭長莫及。洗夫人就近連絡百越首長,合力攻打歐陽紇而數平叛亂。
馮僕因母親平叛有功,被陳霸先封為信都侯,加平越中郎將,轉任石龍太守。
洗夫人也被冊封為“石龍太夫人”,權職待遇一律照比刺史。
陳霸先即位之初,實力未允,對北朝採取和平邦交。
三年後陳文帝嗣位,兵力日強,接連攻下長沙、江郢、巴蜀等地,南朝江山逐漸恢復舊觀。再傳到宣帝,又乘北齊內亂,遣兵收江北各地。
可惜傳到他的兒子陳波寶手中,也就是陳後主,終日沉迷酒色,怠於政事,於是被隋文帝楊堅所滅。
南北朝時對峙的局面,雖然由隋文帝統一,但嶺南地區尚未歸附。
為了維持地方安寧,共推石龍大夫人洗氏出來領導,仍用陳朝封贈的儀仗及兵衛甲盾,每每前呼後擁,巡視各州,真個是威鎮南疆,簡直就是個小王國的女皇帝了。
此時,冼太夫人已經是六十歲開外的人,兒子馮僕已死,孫兒馮魂與馮暄隨侍左右,大家都稱她為“聖母”。
隋帝派遣韋洗,前往嶺南宣撫,並攜帶陳後主的親筆書信,以及洗夫人先前呈獻給陳後主的“扶南犀杖”作為信物。
洗夫人目睹犀杖,知道陳朝已經滅亡,於是率眾歸附隋朝。
長孫馮魂被破格提升為儀國三司,洗夫人被冊封為“宋康郡夫人”。
喜歡恰王者少年,青蓮劍仙請大家收藏:()恰王者少年,青蓮劍仙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