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聯絡李白《子夜吳歌》中“秋風吹不盡,總是玉關情”來進行理解,詩的意蘊就會更清楚。這樣,連同上面的描寫,便以長風、明月、天山、玉門關為特徵,構成一幅萬里邊塞圖。
漢高祖劉邦領兵徵匈奴,曾被匈奴在白登山今山西大同市西)圍困了七天。而青海灣一帶,則是唐軍與吐蕃連年征戰之地。
這種歷代無休止的戰爭,使得從來出征的戰士,幾乎見不到有人生還故鄉。
“漢下白登道”四句,承上啟下,描寫的物件,由邊塞過渡到戰爭,由戰爭過渡到征戍者。
戰士們望著邊地的景象,思念家鄉,臉上多現出愁苦的顏色。他們推想自家高樓上的妻子,在此蒼茫月夜,嘆息之聲當然是不會停止的。
“望邊色”三個字,在李白筆下似乎只是漫不經心地寫出,卻把以上那幅萬里邊塞圖和征戰的景象,跟“戍客”緊密聯絡起來。
所見的景象如此,所思亦自是廣闊而渺遠。
戰士們想象中的高樓思婦的情思,以及他們的嘆息,在那樣一個廣闊背景的襯托下,也就顯得格外深沉了。
詩人放眼於古來邊塞上的漫無休止的民族衝突,深深揭示了,戰爭所造成的巨大犧牲和給無數徵人及其家屬所帶來的痛苦。
但是他對戰爭並沒有作單純的譴責或歌頌,而是沉思著一代代人為它付出的沉重代價!
在這樣的矛盾面前,詩人,徵人,乃至讀者,很容易激起一種渴望,“乃知兵者是兇器,聖人不得已而用之”。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離人思婦之情,在一般詩人筆下,往往寫得纖弱和過於愁苦,與之相應,境界也往往狹窄。
而李白卻用“明月出天山,蒼茫雲海間。長風幾萬裡,吹度玉門關”的萬里邊塞圖景,來引發這種感情。
這隻有胸襟如李白這樣浩渺的人,才會如此下筆。
不侷促於一時一事,帶著一種更為廣遠、沉靜的思索,用廣闊的空間和時間做背景,並在這樣的思索中,把眼前的思鄉離別之情融合進去,從而展開更深遠的意境。
這是很多詩人難以企及的,也正是“詩仙”李白的高明之處。
而出現在王者大陸中,眼前這位“青蓮劍仙”李白,將這種意境融入歌聲中,雖然嗓音極其難聽,但由此激發出來的音波功非常厲害,竟然壓過了那個千年蜈蚣精的索命梵音。
此時,索命梵音不再響起,那個流蘇大羅帳突然金光大盛,一個金燦燦的巨型佛祖端坐在半空中,微閉著眼睛。
“凡人,你竟然敢跟我對抗,真是不知死活!”
說完,那個巨型佛祖緩緩睜開眼睛,瞳孔中射出兩道宛如實質般的金色目光,向李白激射過來,瞬間將他罩住。
李白原本是可以避開的,但他忽然心中一動,竟然並不躲閃,身上迅速覆蓋一層金光紗衣,再任由那兩道金色目光定住自己。
當那個佛祖收回目光的時候,李白也不見了,似乎已經被那個妖怪吸收。
但,真的是這樣麼?
如果李白真的這麼容易就被幹掉,那麼他就不叫李白,而是要叫李黑了。
一切盡在掌握中!
(本章完)
喜歡恰王者少年,青蓮劍仙請大家收藏:()恰王者少年,青蓮劍仙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