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西恩將維克多的屍身撕碎之後,怔怔地看著那些碎末,心中卻沒有大仇得報之後的爽快。
此時,心愛妻子的死,多年來他所遭受的苦難,所有狼人遭受過的折磨,都一一浮現心間。
百年恩怨,得以終結,但他也失去了生活的方向,不知自己未來應該如何去做。
他就那樣靜靜的站著,就連遠處的廝殺,也無法再吸引他的注意力。
終於,他長嘆一聲,扭頭離去,消失在那無盡黑暗之中。
木華黎和哲別也想走,去找博爾術和博爾忽,但願可以儘快找到賽琳娜,將她殺死。這已是他們唯一可以翻盤的機會,儘管希望很渺茫。
這個時候,李白和杜甫自然不會再讓他們離開。
“素練風霜起,蒼鷹畫作殊。e身思狡兔,側目似愁胡。絛鏇光堪摘,軒楹勢可呼。何當擊凡鳥,『毛』血灑平蕪……”
李白突然放聲高歌,唱的正是杜甫創作的那首古詩《畫鷹》。
因為楊玉環不在身邊,沒有她的琵琶絃音伴奏,李白的歌聲自然是極其難聽的,就連一直默不作聲的馬庫斯,也不由得皺起眉頭。
可是,木華黎和哲別對視一眼,卻是臉『色』劇變。此刻,他們可以很清楚的感知到,那股令人『毛』骨悚然的殺氣,正如驚濤駭浪般壓迫過來。如果他們避不開,必死無疑。
咫尺天涯!
杜甫踏著幻影步,拿著那把特製菜刀,瞬間來到李白的身邊,刀光一閃。
刀劍合璧,天下無敵!
咻……
李白的劍光,瞬間與杜甫的刀光融合在一起,迸發出璀璨奪目的金『色』光芒,宛如光罩一般,將木華黎和哲別包裹在裡面,立即傳出淒厲的慘嚎!
………………
畫上題詩,是華夏繪畫藝術特有的一種民族風格。
古代文人畫家,為了闡發畫意,寄託感慨,往往於作品完成以後,在畫面上題詩,收到詩情畫意相得益彰的效果。
為畫題詩,自唐代始,但當時只是以詩讚畫,真正把詩題在畫上,是宋代以後的事。
不過,唐代詩人的題畫詩,對後世畫上題詩產生了極大影響。其中,杜甫的題畫詩數量之多與影響之大,終唐之世,未有出其右者。
這首題畫詩大概寫於開元末年,是杜甫早期的作品。
此時詩人正當年少,富於理想,也過著“快意”的生活,充滿著青春活力,富有積極進取之心。他透過對畫鷹的描繪,抒發了自己那嫉惡如仇的激情和凌雲的壯志。
這首詩,起筆是倒『插』法。
何謂倒『插』法?
試看杜甫《姜楚公畫角鷹歌》的起筆:“楚公畫鷹鷹戴角,殺氣森森到幽朔。”先從畫鷹之人所畫的角鷹寫起,然後描寫出畫面上所產生的肅殺之氣,是謂正起。
而此詩先寫“素練風霜起”,然後再點明“畫鷹”,所以叫作倒『插』法。
這種手法,一起筆就有力地刻畫出畫鷹的氣勢,很吸引人。杜甫的題畫詩,善用這種手法。
《奉先劉少府新畫山水障歌》的起筆:“堂上不合生楓樹,怪底江山起煙霧。”
《畫鶻行》的起筆:“高堂見生鶻,颯爽動秋骨。”
《奉觀嚴鄭公廳事岷山沱江畫圖十韻》的起筆:“沱水臨中座,岷山到北堂。”
這些起筆詩句,也都能起到先聲奪人的藝術效果。
此時,李白突然唱起杜甫的這首古詩《畫鷹》,就是要用先聲奪人的氣勢,強行將木華黎和哲別留住,用金『色』光芒磨死他們。
杜甫對自己詩作是非常熟悉的,很容易就進入那種意境中,與李白配合得很有默契。
當李白和杜甫將這首《畫鷹》唱了五遍之時,突然收起兵器,笑『吟』『吟』的望向馬庫斯。
此刻,木華黎和哲別已經消失。他們的肉身被那道光芒毀掉,只剩下靈魂,由榮耀腕錶護住,已經被稷下學院收走,在祭壇中重塑肉身,一切從零開始。
稷下學院是個很神奇的地方,那些在歷史上有名有姓的人物,如果有機會在王者大陸重生,都會被賜予一個榮耀腕錶,即使被殺,也可以留下靈魂,然後去稷下學院復活。
不只是人類,就算是魔族,只要被賜予榮耀腕錶,都可以復活。
不就是從零開始麼!只要能活著,還是有機會翻身的,不是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