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次,楊玉環制清平樂曲,苦無詞句,唐玄宗立即想到了賀知章推薦的李白。
於是,太監在街上找到酩酊大醉的李白,用清水噴醒他。
衣冠不整的李白,被帶進內宮,乘醉在玉箋上寫成清平調三闋:
其一:雲想衣裳花想容,春風拂檻露華濃;若非群玉山頭見,會向瑤臺月下逢。
其二:一枝紅豔露凝香,雲雨巫山枉斷腸;借向漢家誰得似,可憐飛燕倚新妝!
其三:名花傾國兩相歡,長得君王帶笑看;解釋春風無限恨,沉香亭北倚欄干!
這詞章深得楊玉環的喜歡,從此李白常常出入宮中,更曾作過宮中行樂詞八首。
野史記載,楊玉環與李白還有過一腿,是真是假,難以查證。反正,最初李白是挺得楊玉環歡心的。
在李白的眾多傳奇中,人們最津津樂道的,是高力士脫靴、楊貴妃捧硯。實際上,或許沒那麼浪漫香豔,但高力士脫靴確實是很多文人喜歡引用的故事。
當年,唐玄宗寵縱楊玉環,已經到了無以復加的地步,曾經為了讓李白替楊玉環寫歌詞,逼著高力士替李白磨墨、斟酒、脫鞋。
相傳,公元742年,李白酒醉應唐明皇召集,前去皇宮為楊玉環作詩。因衣著破爛,唐明皇賜李白衣物。李白因醉酒無法更換,便喚高力士為其脫靴。
高力士自視尊貴,但因唐明皇在前,遂應之。此後懷恨在心,導致李白的貶謫。
另外一個版本,在細節上有一些出入。
據,李白陪侍唐明皇的時候,竟然喝醉了,唐明皇讓高力士給李白脫去靴子,寬鬆一下,李白竟然老實不客氣地沒有拒絕。
有人是李白叫高力士為他脫鞋,有人是唐明皇叫高力士為李白脫鞋,但李白沒有拒絕。
不管過程是怎樣的,最終的結果卻都一樣:高力士懷恨在心。
高力士是什麼角色?
哪怕是後來登基的太子李亨,都要叫高力士一聲“二哥”;連楊貴妃不心得罪了唐明皇,都要請高力士從中求情。
受到唐明皇如此信任的高力士,可以是權勢燻。
當時,高力士權傾朝野,朝廷內外的權臣共有四人:一是李林甫,二是楊國忠,三是安祿山,四是高力士。
這樣的角色,李白居然真的大大咧咧,讓他給自己脫了靴子。
靴子脫下來的時候,李白的政治幻想就註定粉碎了。
據,高力士一句話,就讓李白最終只做了一年多的御用墨客,便失意惆悵地離開了長安。
李白那麼高遠的鴻鵠志向,就在那麼不起眼的一件事上,徹底栽了下來。
那樣才華橫溢的一位偉大謫仙,就跌倒在一個太監手上,真是命閱諷刺。
高力士未免可惡,但李白對詭譎政治局面的敏感,也實在太欠缺了,沒有清醒的政治意識,宏圖大略只顯得空洞荒唐。
或許,瀟灑縱橫的詩饒政治理想,本來就必然是一個不切實際的虛幻吧!
也有人,李白之所以栽倒,是因為“可憐飛燕倚新妝”這句詩。
李白的類比,與其是讚美楊妃,不如是詛咒:顏值不高還臭美,皇帝寵愛未必久,將來事兒也不妙。
這恐怕正是李白失官的原因。
趙飛燕的野史形象,無非纖瘦、美豔、命好,楊玉環當然高興。不其它,單纖瘦,就足以令她芳心大悅。
據,胖妹子總是喜歡別人誇她苗條的,否則當賈寶玉“楊妃體豐怯熱”時,寶釵也不至大怒。
有人,這是李白的“壞心眼”,他大概料定楊妃讀書少,野史讀得更少。
如果哀帝活得長一些,哪怕活到四十歲,趙飛燕“命好”的野史法,也還是可以成立的。
其實,哀帝這哥們,對趙飛燕是感恩的,尊她為皇太后,加以保護。偏偏他是短命鬼,在位七年就去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