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然之間,白玉門放出萬道光華,凝聚成一攻水滴狀的白玉墜。水母之晶幻化的水泡,驟然間急劇縮小,融入水滴狀的白玉墜之中。
沒有了水母之精的支撐,萬丈深潭積蘊的無量之水轟然落下,陳錚臉色猛地大變,慌忙催動真氣,泣血刀出鞘。
“嗆!”
一尺長的刀芒迸射而出,赤光沖天而起,帶著陳錚衝向水面。
譁!
幽深的水潭之上炸開一朵水花,一道赤光從中飛射而出,在水潭上方凌空轉折。
“嗆!”
赤光消逝,就見一道人影緩緩而落,腳尖輕點水面,化作一道殘影落到地面上。神刀歸鞘,陳錚左手按在刀柄上,氣血催動,筋骨震動間把身上的水滴抖落而下。
沿著原路出了地穴洞窟,運起鬼影無蹤身法飛掠而下。
江水滔滔,萬年不易其道。
太湖水寇橫虐,這一段江面上很少見到船隻行過。上次一戰,黑龍寨損失慘重,名震江南的斷魂鉤被斬,二十多名精英水寇喪身江底。混江龍勃然大怒,這段時間,江面上時常見到黑龍寨的水寇出沒,驚的生來商旅不敢靠近太湖十里之內。
陳錚從崤山出來,過江後向著文昌城而去。
這段時間,一直在野外,久不食煙火之氣,陳錚都有些懷念建康城的鱸魚了。
文昌城也有魚,以城取名,就叫文昌魚。骨刺少而肉嫩,做出的魚湯清淡如水,湯中浮幾片香菜,取一青二白之意。肉質入口即化,張嘴一吐,一根玉般的魚刺吐出。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文昌魚最好的做法是清蒸,或水煮,只放少量的鹽,不用任何的佐料。用文火慢熬,待到魚鮮味溢位,便可食用。
不僅味道鮮美,而且有降火祛邪之效,寒冬時熨一鍋文昌魚湯,滋補元氣,祛寒保溫,是最有滋味的了。
與曹安民同船而行時,經常聽他說起文昌魚的鮮美。這廝是個饕鬄,最喜美食,一尾文昌魚,他能做出幾十個花樣,各般滋味,聽在耳中,饞在嘴裡。
從崤山出來,陳錚收穫頗豐,得了絕世之珍“水母之精”,與張秋水等人的約定還有半年多,無所事事,便前往文昌城,要品嚐一番外聞天下的文昌魚。
文昌城居於太湖以西,江南之岸,是東西南北的交通要道,東往西來,南來北往的商旅把這裡的做為中轉站,是一座商貿繁華的城市。
距離建康城只有八百里,城主姓謝,與曹氏百年聯姻,獨立特行,即不參和廟堂之爭,也不參與江湖之事,安安心心做生意,低調無比。
但若有人以為謝氏低調,就覺的可欺,那就大錯而特錯了。
想當年,齊氏皇朝崩潰,謝家先祖憑一口青鋒劍,就在天子腳下打出一片基業,清音九劍打遍江南無敵手,被譽為天南神劍。
文昌城佔據地利,納東西南北之商貨,百年積累,底蘊深厚,每一代家主都是琅琊榜上有姓名。
隨著老一輩退隱,這一輩的謝氏家主,名韶,已是知天命之人,一生低調。早年名登上品琅琊榜,亦是深居淺出,非相熟之人難得見其一面。
曹安民之妻為謝氏女,要叫謝韶一聲叔伯。
文昌城並不建在江邊,距離江南之岸還有六十里,剛至文昌城治界,就見道路平坦,商旅不絕,一派繁華太平之世。
太湖水寇肆虐江南,文昌城治界之內卻不見半點緊張,便可知謝氏之威。
文昌城有五座城門,城池不是常規的四邊形,而是有五面城牆。若從高空俯瞰,便可見文昌城呈正五邊形。
與文昌城相距二十里外,有一座太和山,山高三百三十丈,站于山巔,遙望文昌城,城如一朵花蕾,美觀大方,是難得的美景。
所以,文昌有兩寶,文昌魚與文昌花。
此花非彼花,指文昌城。
江南上岸,從北門入城,一隊城防兵把守城門,震懾宵小。面對出入城門的平民商旅並不理會,陳錚跟在人流之中,進入文昌城。
剛跨入城門,就見一條筆直的大道延伸到城的另一邊,市面整潔,綠樹成蔭。
“好乾淨!”
陳錚對文昌的城的第一影響:乾淨,整潔!
喜歡魔凌萬界請大家收藏:()魔凌萬界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