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內,蟋龍柱立,白玉鋪地,金磚作階,正首端坐一位二十幾許的青年,一身帝冕,正襟而坐。
臉色青中泛白,雙目無神,肩膀削瘦,雖然努力擺出一副威嚴之態,卻有形而無神,望之不似人君。
“這就是啟德帝,一副酒色過度的樣子,好生令人失望!”
陳錚愉愉打量著御座上的皇帝,失望之極,沒有傳說中的帝王之氣,也感覺不到絲毫的帝皇威儀,如同一個泥胎木塑。
“大離果然氣數將盡,日薄西山了!”
天下十九州,蕃鎮割據,聽調不聽宣。甚至截奪賦稅,不奉朝供,大離皇朝的威嚴就這麼一點點的喪失。當陳錚出兵佔據化德府,與張氏私盟,劃河而治,大離皇朝最後一絲顏面,也被踩進泥裡。
從此以後,不知要有多少的蕃鎮,諸候相互廝殺,爭奪地盤。
啟德十年,天下大亂來臨了。
“有事早奏,無事退朝!”
御座前,皇帝近伺,司禮太監甩起白玉拂塵,尖聲叫道。
“臣有本奏!”
啟德帝一副有氣無力的樣子,端坐著御座之上,看向出列的一位七旬老者。
此老胡須灰白,臉上皺紋收糾結,但腰桿挺直,說起話來中氣十足,偌大的奉德殿中,聽的清清楚楚。
“老太師何事要奏?”
老者雙手握拳,聲音宏響,道:“漁陽候陳錚蓄養私兵,侵佔化德府,殘害忠良,形同叛亂,請陛下正國法,警示天下!”
啟德帝無神的雙目,突然閃過一道精光,沒有回應老太師,反而巡視殿中文武百官。
許久,緩緩開口,道:“漁陽候陳錚可在殿下?”
陳錚從人群中走出,朝著啟德帝躬身作揖,高聲喊道:“漁陽候陳錚參見陛下!”
看到陳錚,啟德帝眼神微微一怔,沒想到對方是個二十歲上下的年輕人。就是這麼比他還要小許多的人,竟把三百年傳承田氏滅族,實在讓人刮目相看。
大離皇朝歷經三百風雨,現在已是走向末路,迴天乏力。
世間無千年皇朝,三五百年一輪迴,改朝換代,此乃定勢,不可逆天。
做為一個有可能成為末代皇帝的人,啟德帝心知肚明。他也沒有力換狂瀾之必,即使心有此念,當世十八家絕頂宗派也絕不允許。
當初,大離高祖執三尺青鋒,掃平天下。趙宋也曾垂死掙扎,後果就是趙宋太祖被十八家宗派圍攻至死,就連太祖洞天都沒有保住。
前事不忘後事之師!
啟德帝唯一指望的就是保證中州安定,依然處於莫氏皇族掌控之中,而後藉助皇朝未運,令的護國天王莫延昭開闢洞天成功,而後為莫氏留下一條後路。
所以,對於陳錚的所作所為,啟德帝不僅沒有憤怒,反而頗為欣賞。二人的年齡相差不大,或許是真的因為自暴自棄,啟德帝對於陳錚滅了田氏,竟有一種無莫的暢快感。
三年前,漁陽候被滅門,幕後兇手對於真正的高層,並不是秘密。
沒想到,陳錚竟能中興漁陽府。
這讓無法中興大離的啟德帝有種異樣的爽感,時常以之代入,進行yy。
“陳錚,你可知罪?”
面對啟德帝的置問,陳錚不卑不亢,高聲說道:“田氏世受國恩,不思報君,卻暗蓄私兵,因己之私,妄起刀兵,與張氏對峙,導致化德府民不聊生。臣興義兵,伐無道,順天應命,無罪!”
看到陳錚竟然借用自己的話狡辯,把一切罪則按在田氏身上,老太師氣的怒發張狂,瞪著一雙眼睛,指著陳錚,厲聲訓斥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