卯時,天還未亮,陳錚就被叫醒,在一名黃門員外郎的指點下,穿戴整齊,乘坐馬前往玄武門。
大離皇室崇拜玄武大帝,故爾,以玄武為皇城正門之名。
陳錚自覺來的很早了,當他到達玄武門時,已經有許多官員到達。文居左,武居右,中間是勳貴,排列成三個方陣,涇渭分明。
在黃門員外郎的指點下,陳錚進入中間的方陣之中。
“剛才那人是誰,好像從沒有見過!”
看到陳錚時,無論文臣武將,還是新舊勳全都露出一副茫然的樣子,交頭接耳,竊竊私語,相互打聽著陳錚的來歷。
“下官也沒有見過,許是哪一州勳臣吧!”
“還是個毛頭小子,會不會前來請封的地方勳貴?”其中一位大臣猜測道。
此人放音剛落,與他相隔不遠的一位大臣忽然低呼一聲,道:“下官想起來,前段日子,宗人府收到一封奏疏,乃是酀州漁陽候所上,請丹書鐵券,會不會是他?”
聽到漁陽候三個字時,周圍的官僚們忽然之間啞口無言。
這個名字好似有著某種禁忌,所有人看向陳錚的目光,透露出一絲審視之意。
三年前,漁陽候滅門,在神都也是引起了一陣波瀾。之後,漁陽候世子繼承爵位,卻沒有來神都朝奉皇帝,對朝庭的召令視而不見。
三年後,這位小陳候爺公然出兵,佔據化德府,覆滅田氏一族,同樣在神都引起一陣波瀾。
儘管都知道皇朝日薄西山,中州之外的諸候們聽調不聽宣,但公然挑起戰爭,吞併友鄰,擴張地盤的人,陳錚是頭一個。
其中代表的意義,不得不讓人深思。
“小兄弟看著面生,不知如何稱呼?”
一名三十許的男子,身著蟒袍,湊到陳錚跟前,拱手問道。
“漁陽陳錚!”
陳錚剛一報名,周圍人的臉色猛地一變,看望他的目光露出不可思議之色。
漁陽候的名頭在神都勳貴圈子並不陌生,大離立朝三百載,頭一個亮明旗幟,對外擴張的地方勳貴。
最關鍵的是,此人以蛇吞象,竟然成功了。三百年傳承的田氏一朝覆滅。已經成為漁陽郡事實上的擁有者,蕃鎮之勢已成雛形。
漁陽郡民間的歌謠,甚至傳到了神都。
“田氏跌倒,小陳吃飽!”
三百年傳承的世家豪族,三百年的積累的財富底蘊,被陳錚一口吞沒。
陳錚一夜鉅富,恐怕要引的其他蕃鎮勢力紛紛效仿,中州之外的戰亂,幾乎人人預見,大離皇朝的亂世到來了。
而陳錚就是亂世的揭幕者,也是陳錚把大離皇室最後一份顏面踩在腳底。
沒想到,陳錚竟還敢來神都,請封丹書鐵券。都不知該說他膽大呢,不是無知呢。
離開酀州老巢,來到神都,他就不怕被皇帝砍了腦袋?
或許,對方有恃無恐?
如今,陳錚列於玄武門前,參加大朝會,就代表皇帝暫時不會拿他怎樣。
只是一名實事上叛亂的勳貴,不知進入奉德殿中後,與皇帝如何相處。
想通這個關節後,許多文武勳貴,都以異樣的目光注視著陳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