驛站的驛卒有四十來歲,非手無縛雞之力,習練過武功,有著後天二層的修為呢。
陳錚與觀雲老道一前一後進來,竟沒有聽到任何聲音。驛卒心中一驚,便知來的是武道高手。
連忙催促著正打盹的夥計,叫道:“你個憊懶貨,客人來了都不知道,趕緊提一壺熱水來!”
夥計被驚醒,連忙站起身,用袖子擦了擦嘴角的口水,飛奔一般離開。
驛卒滿臉陪笑,把陳錚面前的卓子擦了一遍,小心問道:“兩位客官,是吃飯還是竭腳?”
“一壺熱茶就夠!”
等到夥計端來了茶壺,陳錚把二人揮退。
許多話不方便被驛卒與夥計聽到,便以真氣束縛了聲音,對觀雲老道問道:“老前輩有何吩咐只管講來,陳錚力所能盡,絕不推辭!”
老道一邊給自己的杯子續水,一邊慢條絲理的說道:“小友即知三災,不知對九難了解多少?”
依然如剛才官道的詢問,陳錚沉思片刻,搖搖頭渞:“晚輩修為淺薄,對於先天之上的修行瞭解不多,只知凝聚陰神,需渡三災。三災之後,又有九難,劫難圓滿,方能陰退陽生,成就陽神大宗師之境。”
觀雲老道“嘿嘿”笑了幾聲,搖頭晃腦,一副兔死狐悲之色,道:“先天之上,一步一劫難。不知有多少英才俊傑,在這劫難之下身死道消。能夠九難圓滿,晉升陽神境者,天下又有多少。就算是晉升了陽神又如何,四九天劫之下,依然要化作飛灰。”
“老前輩話中話,請恕晚輩魯鈍!”
“前日種種,今日收果!”
陳錚聞言,眼中閃過一道血色,心中猛然一驚。當初老道傳他紫氣東來心法,陳錚便知另有蹊蹺,沒想到老道是要自己做他的代劫證道之人。
隨著陳錚修為提升,許多修行中的隱秘已經瞭然如胸。
先天之上,一步一動難。凝聚陰神有三災,退陰還陽有九難。陽境境有四九天劫,天人之境有五衰。
能夠憑一己之力臻至天人之境,甚至開闢洞天,皆為千古奇才,氣運所鍾。
絕大多數人在凝聚了陰神之境後,都要尋找代劫證道之人。
師父收徒弟,不是因為徒弟資質逆天,好為人師,而是為了延繼氣運,以弟子代師劫。或是借弟子之運,抵消己身之劫。
武道傳承,可以看作是一種另類證道之法。教徒弟的過程中,也是對自身武道的一次疏理與應證。
若有弟子能超脫出自己的蕃籬,於武道一途上超越自己,對師父而言,是難得的資糧。
法不輕傳這句話不是說說的。
所謂的武道傳承續存,對於武者而言,沒有任何意義。就算是全天下的武學都失傳了,又能怎樣。
可惜自己一身所學,不忍失傳,便要找一個徒弟,授其一身所學,這是一件吃力不討好的事情,基本不會有人去做。
所謂的門派傳承,都是有利益訴求的。或為驗證己身所學,或為聚一方勢力,得享富貴。
對於真正有底蘊的宗派而言,收錄弟子,傳承絕學,其目的不外有二。
一者,延續氣運;二者,代劫證道。
觀雲老道作為真武道宮的活化石,徒子徒孫無數,願意為他代劫之人能多漁陽縣東門排到西門。但老道卻沒有選中一個,偏偏看中了陳錚,把真武道宮的紫氣東來心法私傳外人,無非是看中陳錚氣運深厚,能在武道一途上走的極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