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去了工地一趟,我媽就已經喝完了茶,又要忙活著開始做飯。
今天體育場和廟山同時開工,四叔以及我爸和叔叔們,都要去幫忙,便先停了家裡的裝修。
本來可以給我媽放一天假的,卻因為我要走,又讓她忙著四處找特產。
不管是蜂蜜還是灶糖,亦或是乾菜和核桃,甚至連花椒粒和香椿幹都裝了一大包。
這會兒又要做飯,真是一刻也停不下來。
我回來的這些日子,每天都是這樣,早餐還沒吃完,已到了午飯時間。
吃完午飯還沒活動開,又到了晚飯的時候。
哪怕晚飯再晚,轉眼之間,有幾個人的話,還得弄幾個小菜,叫我們吃個夜宵。
一天,一月,一年,還有這幾十年,我媽就是這樣度過的。
每天忙忙碌碌,不是在做飯,就是在做飯的路上。
一輩子操心受累,只為我們一家人平安健康,和和睦睦。
“媽,別做了...”
“我和二姐夫到了城裡,再吃都不遲,現在還飽著呢...”
“啊,也沒見你吃多少呀?”
聽我說讓她別做飯,我媽先是愣了一下,隨後才放下手裡的菜,疑惑地說了一句。
“飽著呢,等到了縣城,我們剛好去竹槓面去,嘿嘿...”
“你呀,就知道竹槓面,那有啥好吃的...”
見我提到了竹槓面,我媽這才信了,以為我只想吃點兒別的。
“呵呵,你歇會吧,都忙一早上了...”
“哦沒事兒,我把昨天的這些菜,先給收拾一下,待會兒給你小姑送點去...”
聽了我的建議,我媽倒是停了手,但轉身又開始進了廚房,反而收拾起了,滿屋子的蔬菜和肉。
每次結束宴會或酒席,家裡都會餘下很多東西。
這些東西,只靠我們一家人,是很久也吃不完的。
所以得給奶媽和小姑,以及堂叔家的嬸嬸們,多少分享一些,好叫大家也都沾沾喜氣。
這種事兒,在村裡也算是個習俗。
從我記事起,就一直存在著,幾乎沒怎麼斷絕過。
“那行,你先弄,我去收拾一下衣服...”
我媽的主意從來都很正,想好的事兒沒人能勸得住。
她一進廚房,我就知道不可能再勸得出來,索性就隨著她去。
“哦,記得把茶几上的東西都裝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