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倒也不是有多困,而是身體的條件反射,這麼多年過去了,如今已經無法糾正回來。
醒來的時候,我們又到了一個新的地方,肚子也也開始咕咕叫起來。
它絲毫不曾因為睡覺的問題,而耽擱了一點的消化。
這倒也很符合旅遊人的特徵,一天除了走路之前,精力和注意力則全在吃事食之上。
何況,我們早上吃的洋芋攪團,算不得什麼主食,好吃但不抗餓。
因此,還是老規矩。兵馬未動,糧草先行。
上山進洞之前,先填飽肚子才是正經。
這一次,表哥帶我們吃的是,遠近聞名的的臊子面。
正好時間也近兩點,確實該吃午飯了。
這時候能吃上一碗,色香味俱全的臊子面,儼然是一種莫大的幸福。
果然,當咬下了一口之後,我便被這碗麵徹底征服。
臊子湯酸辣可口,純手工擀的麵條,勁道爽滑有彈性,咀嚼之間,口齒生香,叫人捨不得下嚥。
說實話,別家的臊子面和其他的麵條,曾吃過的也不少,卻沒一個能做到,將麵條與臊子融合得這般完美。
也怪不得表哥記憶猶新,非要帶我們來這裡。
原來是深山藏麒麟,路邊有神手。
不過,這家麵館不大,比早上吃的那家洋芋攪團的店鋪,還要小很多。
老闆是兩口子,很樸實,很普通,也很奇怪。
他們將麵館開在山腳下,遠離了城市,有一種別樣的恬靜與浪漫。
我們聊了一會兒後,老闆才說,麵條之所以好吃,最主要的原因,是自家種的麥子磨成的麵粉。
以及臊子湯裡,所有能用到的材料,包括肉和蔬菜,都是自己家的。
至於,製作的秘方,卻並沒有多少奇特之處。
只是他們兩口子,在那些漫長的時光裡,經年累月積攢的經驗而已。
能與老闆兩口子聊上一會兒,我就已經很滿足了。
倒是上不上山看風景,已然變得不怎麼重要。
之後也確實如此,我們開車直達山頂,除了遠遠地能看到八座山峰外,並未見到什麼奇妙之處。
唯一可觀看的,僅是建在山頂之上一座寺廟。
遺憾的是,寺廟看著有些殘破,四處都是修葺的痕跡,明顯還沒有完工開放。
“哎...去年我們來的時候,還開著呢?”
見寺廟的大門緊閉,表哥有些懊喪。
但也不妨我們拿出手機,繼續拍天拍山,以及拍一拍寺廟的紅牆碧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