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倒是不想再悶聲不語了,讓一個好好的村子,繼續被那些別有用心人,玩弄得支離破碎。
有些風氣或者人物,確實該換一換了!
不然等再過幾年,整個村子裡的人,或許就要外逃底盡。
到了那個時候,我們這些長年在外的人,將再無故土,更無家鄉可言。
離開了舊學校,我和老波沒有原路返回,而是順著巷道繼續溜達。
這些時候,也遇到了幾位認識的人。
不過,他們卻從我的憶中的壯年,直接變成了現在這副老人的模樣。
我們站在小巷子裡聊了幾句,並相互遞著煙,抽了一支舊識的味道。
等到寒暄了一會兒之後,便又各自走開,皆忙著自己的事情去了。
這一路上,我和老波除了遇到幾位老人外,年輕一點的半個也沒有。
也因此,我倆花了不到半個小時的時間,已走遍了整個村子。
一圈回來之後,也沒有急著回家,而是經過麥場,直接上了小廟山。
小廟山並不高,垂直高度差不多一百多米,整體呈尖錐形狀。
山上全是柏樹,靠近村莊的這一面,是半面緩緩的斜坡,一條小路從麥場邊開始,直直蜿蜒盤旋到了頂上。
小廟山的背後,是幾十丈丈高的懸崖峭壁,垂直而下幾百米後,最底部則是河道,以及河水衝擊出的沙壩。
再次踏上山的小路,我心中感慨萬千,像忽而回到了小時,最頑皮的時候一樣。
整天上躥下跳的,村裡沒有什麼地方,是不熟悉,也不能去的。
即便是這個,充滿了神秘色彩的廟山。
我們也裹著幾個同伴,說來就來,說走就走,絲毫不將廟裡住著的老神仙,當一回事兒。
大人們儘管明令禁止,不許打擾老神仙的清淨,可我們還是該怎麼瘋玩,就怎麼瘋往。
尤其杏花開過,青杏剛結的時候,我們總要攀爬在小廟山背後的懸崖上,去摘那些酸不溜秋的杏子。
當然了,我們不為吃,而是純屬找樂子。
至於,沒有將老神仙們的泥塑身像弄壞,或許是唯一對老神仙們的敬畏與害怕吧。
這些年,上學又上班,人雖長大了,心裡卻愈發不敢與老神仙們親近。
這次登上山後才知,小廟已經堪比破爛。
站在山頂上,回首俯瞰整個村子,看不到幾個人影,也聽不到多少人聲。
這讓我覺得有些寂寞,除了已去上班的堂哥,村裡還與我熟的人,居然一個都沒有。
剩下的,多像爸爸爺爺這樣年紀的人。
還有的,則是外出打工者的孩子,一併留在村裡被老人照看。
村子似乎發展了,卻更像是破碎了。
就像殘破的小廟一樣,再無人修葺,再無人看顧。
寂寞的如空蕩的村子一樣,沒有半點人氣!
喜歡拾光聚寶請大家收藏:()拾光聚寶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