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上面記錄的是從建寺開始,廟裡凡是有法事、祭祀或是佛家的大日子舉行的儀式流程、唸誦的經文內容以及製作什麼樣的齋飯和供品等。
因為娘娘廟的特殊性,這裡是設定客堂的,廟上允許香客信徒來這裡舉辦法事時留宿或是短期內修行生活,所以對於飲食的記錄,要比祥雲寺更詳細更豐富一些。
而且娘娘廟與舊時王爺府有著更大的關聯,所以當時王爺來這裡食用的膳食也有一定的記載,不僅有菜名,還有做法和配料的說明。
這足以說明王爺在娘娘廟的重要地位以及王爺對飲食的考究。
同時也正好印證了王府菜系的問世,當朝的王爺確實起了極大的推動作用。
白曉星抱來一捆秸稈,蹲在外屋的鍋灶前生火,看到李牧遙正對著圖片研究,便告訴他,自己來娘娘廟問取這些材料也並非一帆風順。雖然娘娘廟香火大不如前,但清規戒律一如既往地嚴格,住持並不允許她帶走這些材料,只是給她看了幾頁。
為了得到這些材料,白曉星跑了好幾趟鎮政府,央求於瑤以研究古村落文化的角度幫忙從鎮上開具了介紹信,又拉著她以鎮政府的名義出面協調,幾番折騰,住持才允許她把部分資訊拍下來。
而且住持極為謹慎,為了防止白曉星把這些材料拿做他用,還留下了她的身份資訊,並讓她寫了一份保證書。
於瑤對住持的態度十分不滿,她認為在現代的體制背景下,這些材料不應該再由他們私存,全部交上來做研究也不是不行的,所以她提出想要從官方角度進行一次深度介入,好讓白曉星大大方方的看個夠。
但是白曉星拒絕了。
她說做到這一步就已經很“過格”了。
畢竟出於對宗教信仰的尊重,也出於對年邁住持的尊重,她都認為有些事應該是循序漸進的,她希望自己的做法有朝一日能夠真正獲得住持的理解,老人家心甘情願的把材料拿出來。
於瑤為此還衝白曉星發了通脾氣,找政府出面的是她、攔著工作繼續深入的也是她,都是為了支援她做的工作,反過來還搞的自己裡外裡不是人。
白曉星蹲在灶前,漫不經心的攪著灶裡燃燒的秸稈說道:“哎,我怎麼向於瑤解釋她都理解不了,好在老陸出面替我說了幾次,她這才不生我氣了。牧遙,你可要好好研究啊,別枉費了我們一片好心。”
“陸均壹就理解你了?”李牧遙回頭問她。
“當然。”白曉星拍拍屁股起身,“你趕緊看吧,我去弄點溼柴壓上。”
農村屋宅裡生火取暖大都是用曬乾的秸稈做引,待到煙道迴圈正常,再取些半乾的木柴填灶,這種統稱“溼柴”的木柴既不會太快燒光、也不會熄滅,燃燒相對持久,更能保持室內的溫度。
李牧遙搖搖頭,把陸均壹從腦子裡甩開,又接著看材料。
喜歡老街小飯館請大家收藏:()老街小飯館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