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菜餚都講究色、香、味、型,惟有鍋包肉還要加個“聲”。
因為鍋包肉在咀嚼的時候,吃的人嘴裡會發出吃爆米花一樣的聲音,這是極度酥脆的標誌。
鍋包肉在製作的時候比松鼠鱖魚多過一遍油,需要經兩遍油炸才成。一炸熟,二炸色,過去又叫“鍋爆肉”,炸好後的肉和芡汁也是在鍋裡的高溫下完成的。
就是因為經過一遍又一遍的回鍋加工,才成就這道外脆、酸甜、肉嫩的經典菜餚。
李復先年歲雖然大了,但是牙口極好,吃起鍋包肉來相當輕鬆,嘴裡咯吱咯吱嚼直響,還含混不清的誇讚道:“好吃,太好吃了!”
侯琴看著老伴的吃相有點心動,但也是不明白他的味蕾是怎麼長的,兩道甜口菜一起吃竟然還能吃出好吃的味道來。
但她有點不服輸的勁兒,嚥下嘴裡的魚肉,緊跟著把筷子也伸了過來。
直到她咬下一口鍋包肉,這才明白。
舌尖幾乎在一瞬間被強烈的酸甜味給包裹住了,然後在下一秒,那股氣味就直衝口腔深處,延伸到鼻息當中。
緊接著就是一股醇厚的鹹香來襲,侯琴實在是想不明白,為什麼明明是一道酸甜口味的菜,卻能品嚐出鹹味。
好好吃哦~
老兩口顧不上說話,眼神交流著這無與倫比的口感。
“怎麼樣?”李牧遙問唐沁。
桌上的菜對唐沁來說並不陌生,天南海北的走過,吃過的次數數不勝數。
卻是第一次吃他做的,尤其是這跨度極大的做法,更是第一次。
唐沁看著李教授夫婦吃完了魚又去吃肉,心裡也同樣不解來著,但是她對男朋友的手藝有自信,既然他敢把兩道菜同時擺到一張桌子上,就說明他有把握讓人吃出完全不同的風味。
自信歸自信,好奇歸好奇。
本能使然,唐沁真的不覺得這兩種才一起吃能吃出什麼好滋味。
於是當她懷著一顆“試毒”的心,吃完了魚再去吃肉之後,就真的懷疑不起來了。
其實這是一種味道的“加碼”和“遞進”。
這種感覺就像是從清新淡雅的工筆畫中突然走進濃墨重彩的油畫世界,所有的味道都被加重了,根本就不存在什麼衝突。
這一刻,她只想告訴她們家大廚:“好吃!!!”
今天的唐沁有些不同。
儘管她已經換掉了那身可愛系的裝扮,穿著普通的休閒套裝,但不知道怎麼,李牧遙就總能看出幾分可愛和嬌憨來。
他寵溺的一笑,伸手用大拇指幫她擦掉嘴角沾上的芡汁:“喜歡吃回去還做給你吃。”
“……”
瘋狂攝取鍋包肉的李教授夫婦突然就被齁到了。
他們對視一眼,不約而同的轉戰那一大份辣炒雜貝。
太甜了,得換換口。
李牧遙做辣炒喜歡自己做辣椒油和辣椒醬,恰好李教授家的廚房有幹辣椒、花椒、八角、大料、芝麻、花生等一應材料,加上炸魚炸肉餘出許多的剩油,他一滴沒有浪費全給做成了辣椒油。
南市的口味自古就偏清甜,吃的久了難免寡淡,這也是李教授點名了要吃重口味東北菜的原因。
平時油鹽都控制的老兩口,對辣椒這種重口味的材料接觸的更是少之又少。家裡僅有的些許幹辣椒,還是春節的時候買調料禮盒時候附帶的。
辣炒雜貝這道菜,靈魂就在這“辣”之一字上,擱置的時間越久,辣味就越入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