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有了新想法,不妨把這個故事往後挪一挪。
校園欺凌這事兒,放前面著實不太好,有腦子沒腦子都會衝不說,社會壓力其實算好說的,上面的壓力才是主要源頭。
所以,他想把花守希乃世與花園五十嵐這邊的聲優故事寫出來。
花園五十嵐是純聲優,可能以後會有偶像行業,只怕他父母不允許。
聲優後續,可以關聯到花守希乃世的聲優偶像,繼而擴充套件到偶像行業以及未來準備執行的歌姬計劃。
歌姬計劃又包含著伴奏的內山秋實故事與部分動畫的op與影視部分的歌曲製作,其後又可以關聯到小日向百合。
這樣一順鋪墊下來,都是南雅人身邊‘可以’擁有的故事。
如果沒辦法發生,那就主動去接觸,素材就是這麼來的。
而第一卷的神宮姐妹組合,又關聯到校園生活,玉置初春的故事找個機會引出來即可。
‘嗯...等等,這好好的校園番,怎麼寫成事業番了?’
南雅人看著自己在筆記本上打出的大綱,人很懵。
他身邊的故事完全是按照事業線在進展,全然沒有一絲校園的青春活力...
這,可咋整?
事業番,不是說沒人看...
霓虹有許許多多的出版社,每個出版社徵收要求不同,主攻市場不同。
出版社又分支出來有各種下系,系下分支出來許許多多的專攻行業。
同樣一個被慣性歪曲的認知——
漫畫,並不是所有漫畫都是給青少年看的。
年年投票的‘最受歡迎的漫畫家’裡,總能找到幾個完全不認識的。
這些漫畫家筆下的作品,多屬於成年人的範疇。
他們是出版社少見的‘不以銷量來衡量’的臺柱,個個都是以質量破界的強者。
其中,就有專門以‘事業’來進行漫畫的漫畫家...
可是,以銷量而言...
慘淡,只有慘淡。
怎麼說呢,霓虹出版社這種形式,更像是有些部門在找平衡。
對青少年的相關部門,他們負責斂財為公司製造盈利,對公司是正向收入。
而對成年人的相關部門,他們負責為公司製造另外的一層門面,漫畫的藝術價值,多數對公司是反向收入。
南雅人不清楚這個‘藝術價值’到底是硬性指標呢,還是上層特殊要求。
成績慘淡還能持續連載,那肯定不是吃‘銷售金額’的來源了,他們有額外收入。
南雅人可沒有‘額外收入’,人望也沒有達到那個級別。
滑鼠甩動,深藍色覆蓋全文,一鍵刪除!
改,使勁改,給改成校園番!
藝術價值,幾個錢?
校園番才來錢快啊!
甜甜,呆萌,傲嬌,溫婉,御姐,黑長直美少女,再加上理惠和克里斯那插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