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初春,你來當我的助手吧。”
“嗯。”
玉置初春一副百依百順的模樣,含羞地答應之後,就坐在了一旁,找出一本剛來不久的輕小說開始閱讀...
“哦?你還有餘裕請助手嗎?”
前幾次對話裡,新條院明顯查過南雅人資訊,在個人資訊比較保密的社會里,新條院家背後的能量自不用多說...
南雅人覺得新條院稚嫩了些,這句話便是有了體現。
“雖說我賺的錢不夠你們零頭,好歹是需要交稅的。請個助手,我的淨收入便下降了一個線,交稅少一大節,能幫人又少交錢,我又不傻。”
說是這麼說,南雅人知道新條院言語本意是沒錯的。
助手的支出,比降低的那一層稅務,要多...
如今,新企劃過了,今年的額外收入就有盼頭...
只能期待之後的市場傾向了...
這個...
南雅人還沒有那個本事能預測到。
“寫作這一行本來就是消耗品,年輕的作家出頭的少,就算出頭了,也只是一時風光,第二本打回原形,多是因為自身的閱歷不足,沒辦法在作品裡展現更多的核心,一個作者如果說打上了‘單一乏味’的標籤,網上那群暴徒可不會輕易放過。”
霓虹輕小說雖說同樣開設了eb端,它更傾向於傳統的實體書籍,且一個是版權嚴格,一個是島人愛好面子很少買二手貨,這樣導致最後商品銷售,都會由出版社印成品銷售。
‘我消費的是真金白銀,憑什麼對同一作者手下的‘同一故事’買幾次單?我們的錢不是錢咯?’
不能說沒有那種作者的忠實粉。
可如今是資訊時代,誰家裡沒臺電腦,誰手上沒款智慧機?
如果網上會有——
‘嘖,江郎才盡啊,天才不過如此,套皮故事罷了,看不出什麼新意,下本就是我最後的限度了。’
這等評論出現,且下面開始激烈討論,說得有理有據...
那麼最受影響的,便是‘作者’名號的價值程度了。
這事兒對業界大佬並不會有多大影響...
對‘天才少年’這一類新星而言,是毀滅性的打擊。
“初春的經驗能讓她寫出有核心味道的故事,能擠出一個出道名額來也是好事,閱歷這事兒,她才高一,慢慢經歷,總會是有的。”
南雅人意味深長地看了看病房裡的兩位財閥大小姐。
這兩位,可不是一般作者能接觸到的珍貴素材。
看兩人反應就能明白。
玉置初春那事兒,在她們眼裡根本不算什麼事兒。
言語之中透露的資訊,更多的是好奇‘普通人的生活與家庭’。
大家族裡黑吃黑的事情太多了,她們都麻木沒反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