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再怎麼不甘心,蘭貞也只是嬌生慣養大的,她怎麼會懂什麼人情世故呢,離開了賴以為生的家族,她便什麼都不是。
蘭貞當時是怨恨自己的父母的,為了長姐的前程,卻要犧牲她的一生。
“我帶著孩子顛沛流離,來到這個地方,認識了南蘇的阿公,他慢慢就知道了我的過去,卻毫不介意。”
“他就像是沙漠中的一泓清泉,使瀕臨絕境的人得到心靈的滋潤,我們兩個心裡都有彼此,但卻一直沒有說出來。”
這麼多年過去了,蘭貞對於當初的事情,是釋懷了的,但也過不了心裡那道坎,她隱姓埋名住在這裡,不想再和葉赫那拉家的人有任何瓜葛。
傅悅君眉眼裡沒什麼情緒,淡淡地說:“你的兒子當了皇帝。”
“想必您也應該知道,咸豐帝對這個唯一的兒子十分疼愛。”
如果說問咸豐帝,誰是他心坎上最重要的人,絕對不是他後宮裡的任何一個美人,而是他這個寶貝兒子。
即使後來咸豐帝對懿貴妃產生了戒心,也絲毫沒有影響他對兒子的感情,由於怕他夭折,順從民間的傳說,讓同治帝穿一邊耳洞,帶著個純金制的龍形耳環,意思是希望他像丫頭片子那樣,命硬一點,好養活。
可惜咸豐爺也萬萬沒有想到,他這個萬千寵愛的兒子,卻在未滿十九週歲的那一年,嗚呼離世了,那一隻金龍耳環到底沒有保住他的性命。
“可他不到二十年夭亡了。”
蘭貞老夫人咳了一聲,攏緊了身上的毛毯:“長姐貪戀權勢,再加上同治帝從小是由慈安皇太后養著的,跟她感情不深,所以同治繼位了,長姐也沒有那麼在乎他。”
因為清朝祖制,皇子滿月後就得離開生母由皇后或其它嬪妃照養著,目的是讓皇子與生母感情淡薄,防止日後外戚專政。
當時的慈禧太后縱然再得寵,也拿這條祖制沒辦法,長大後的同治確實與慈禧的關係很淡薄,再加上慈禧對同治很嚴厲,而慈安的性格則比較溫和,對同治帝則比較慈祥,所以同治與養母慈安的關係遠比生母慈禧的關係好。
這讓慈禧又傷心又生氣,無形之中她把同治看成了假想敵。
而同治皇帝一年年長大,他的母親慈禧卻貪戀權勢,不肯放權,一直以他‘典學未成’為由,拖延他的親政時間。
一個不能親政的皇帝,還是真皇帝嗎?
正因如此,原本感情就不深厚的母子倆,感情也開始逐漸走向破裂。
同治十七歲時,兩宮太后準備替他主持婚姻大事,但她們意見不一,慈安太后鈕祜祿氏支援以侍講崇綺之女阿魯特氏為皇后,但慈禧卻更喜歡侍郎鳳秀之女富察氏。
娶妻是人生中的一件大事,自然是以同治本人的喜好為先,偏偏同治不喜生母推薦的富察氏,喜歡慈安太后推薦的阿魯特氏,最後娶了阿魯特氏為皇后。
慈禧和同治因為皇后人選的事,又產生了分歧,母子關係更僵了。
那個時候的慈禧太后心想,你既然是我的兒子,卻和慈安一個鼻孔出氣,還奪我的權,心中一點也沒有我這個親生母親!
喜歡重生第一名媛:少帥,跪下請大家收藏:()重生第一名媛:少帥,跪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