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別三日,當刮目相看,沒想到秦董的拳法進步得如此之快。”
費維浦和秦著澤對掌後,身體在雪地上倒退出數米遠,待身體重心穩下來站定後,於一片暗勁捲起的雪屑中,朝秦著澤抱拳朗聲說道。
秦著澤被費維浦的內勁震得手腕微麻。
倆人的這番活步推手,在你送我迎中,鞣入了極大的搏擊成分,為了不傷到彼此,對力的一瞬,他們倆順應丹田氣息引導的意念,同時把勁道卸下來柔性以待。
有詩為證,身無綵鳳雙飛翼,心有靈犀一點通,心隨意動,拳隨心行,靈犀點出一片和平。
蓄力如開弓,但不發勁似放箭,及時收手,對對方進行了適時的保護。
“費先生,請指教一二。”秦著澤在雪地上穩住跟底後,朝費維浦一抱拳。
雪屑濺落於周身,微聞簌簌之音。
請費維浦指教,並不是秦著澤在聽到誇讚後故意謙虛,而是想讓費維浦明示出他的進步在哪裡,秦著澤要揚其長,當然,秦著澤更注重實戰型太極拳法的短處,他希望費維浦能給指出來,以後,他加以注意和改進。
愛上國術,必會精益求精,方能從中領會術內的博大精深。
萬事萬物均有相通相聯之處。
秦著澤習練太極功法和他做事情的原則相近,就是要追求極致,不斷趨向完美。
老人家說過:你可以不是完人,但不能沒有追求完美的心。
費維浦從場外雪地上拾起綠色軍大衣抖落沾雪穿在身上,又拾起秦著澤的軍大衣,走近幾步,忽然高喝道,“接招。”用出二十四式的手揮琵琶,將秦著澤的軍大衣隔空送出。
呼。
軍大衣被抖開,掛著風聲,宛如一隻展開翅膀的草原雄雕,攜裹著雪粒子迎面撲來,秦著澤矮下身形,使出二十四式的摟膝拗步,接著左攬雀尾,右雲手,白鶴亮翅,一氣呵成的動作後,軍大衣穿在身上。
“意動身形,人拳合一,太漂亮了,哈哈。”
費維浦絲毫沒有吹捧秦著澤的意思,他用了一個平時用的很普通的詞彙,來形容秦著澤的表現,最平時的讚揚恰好是最發自肺腑的欽羨。
本來費維浦想用丟擲軍大衣模擬突發襲擊,來考驗秦著澤的快反靈敏度,如果秦著澤處理不當,那缺點不用費維浦說出口,秦著澤自會領悟。
這也足見費維浦是個聰明人。
用軍大衣突然這一試,秦著澤卻能在電光火石間升起意念,快速驅動身形,並保證四個招式連續相承,怎能不讓費維浦再次贊出口?
要知道習練幾十年的老太極手,能不能達到秦著澤這等層次,那也是很難說的,習拳練功,終歸要看練習者的一個悟性。
“可我還是覺得,當氣執行到手腕上時略顯遲滯。”秦著澤君王帶笑地微微搖頭,繫著軍大衣釦子說道,他對自己不是太滿意。
“這是秦董追求完美之心所致,您已經做的非常好了,當然,如果要達到您所追求的極致境域,恐需時日,查閱內功心法訓籍上的古人記載可知,除了勤練,還要輔助打坐練氣,待氣可以自由周身,方能更趨上乘。”
從軍大衣口袋裡掏出一塊白羊肚手巾,擦著額頭上騰騰的熱汗,費維浦說得非常誠意細緻。
秦著澤繫好釦子,剛掏出毛巾要擦汗,瞥見遠處跑來一人奔坡頂這裡,離得太遠看不清楚,猜著是過來找他或者費維浦。
幾萬人的沽泉縣城,也只有秦著澤和費維浦會選擇跑到三里地之外的這個山包上鍛鍊。
秦著澤喜歡這個地方,是因為這裡是這一片最高點,而且坡頂是一片平地,還不受任何人間煙火的干擾。
不過,可就苦了有急事要找他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