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勒從沒想過,還有人可以這麼懟自己的。
明明就是你瞎幾把打,命中率就奔著30保底去了,你還這麼囂張?
可,為什麼人家就是這麼理直氣壯。
為什麼自己就是這麼的生氣呢。
好煩哦!
姐姐,人家好煩哦!
節奏起來後,那對於年輕的菜鳥反倒是好事,亂戰永遠是年輕有活力的佔據上風。
雖然這個米勒,的確是體能好的過分了。
不愧是39歲還把小自己十五六歲的哈靈頓一起練長跑刷體能,直接給後者刷吐了。
直接跑到被動放棄。
意思就是精神還可以堅持,可腿腳抽筋了,身體撐不住。
巔峰時期基本上季後賽出場時間都在40分鐘以上,38歲看起來季後賽出場時間猛然削減到了29分鐘,可那其實是球隊的戰術需要,他已經是老兵了,不然怎麼可能去年還是接近40分鐘,今年一下子掉這麼多?
那幾年他又沒什麼太大的傷病。
所以鄭鐵想要和他拼體能,把後者跑累,那現在是——
不可能的事情。
所以,為了資料,他只能讓納什全面打快,自己抓住任何一點機會就丟。
趁著對手完全沒有打過這樣的職業隊,瘋狂刷資料。
沒想到刷著刷著,還真的把米勒刷生氣了,這反倒是意外之喜。
阿鐵開始和米勒對彪起來。
關鍵現在還沒有一個系統的無球分位打法模板。
米勒已經是這個時代最強的代表了,可還不夠。
因為籃球發展到後面,會出現各個定位愈發精準的功能性巔峰打法。
比如,克萊.湯普森。
60分,全場持球時間不到90秒,一共只運球了11下。
什麼概念,這在這個年代是不可能想象的事情,可後面的籃球發展雖然打法越來越去對抗化,但思想和打法,卻也有很多先進的地方。
比如藍領怎麼最大化得分能力——
最大幅度減少外圍區域的進攻,專心吃餅殺籃筐。
這個阿鐵教給大本了。
比如射手怎麼最大化自己的無球能力,如果你夠準,對自己的射術夠有信心,那麼克萊湯.湯普森告訴你,辦法就是——
減少持球甚至是運球。
爭取在最短的觸球時間內,就抓住機會出手。
這樣還可以最大程度減少對手的防守落位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