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意亂,情難延,有愛仍忐忐,無愛悲憐憐。”何曉雲開啟日記本,記錄下今天的心情。
想再寫些什麼,卻發現腦袋裡沒有一點頭緒,心裡感覺被滿滿的情緒塞滿了,反而無從下筆。
每每想到過去,何曉雲的內心總是有種說不出的難過。
整個假期因為家人對她的學習抓的很緊,她基本沒有時間去外面活動,再加上心裡總感覺空落落的,就拿食物來填充。
所以假期還沒完,何曉雲的體重就蹭蹭的直線上升!被養的白白胖胖。
日記寫完,何曉雲便準備睡覺了,明天在外打工的爸爸要回來了。
想到好久未見的爸爸,何曉雲內心難掩的開心和激動便把剛剛的多愁善感拋到九霄雲外了。
北方的冬季,農村裡基本沒有什麼農活可以做,很多村民都會趕去城裡做幾個月的工,補貼家用。
眼看快過年了,工廠也要放假了,領完工錢,何曉雲的爸爸便收拾收拾準備回家過年了。
何曉雲的爸爸雖然生在農村,但年輕時讀過幾年書,並和村裡的村醫學過幾年醫。
也在村裡給人看過病,因為常年給人看病,地裡的農活做的比較少,甚至很多都不會做。
而地裡的農活基本都是由何曉雲的媽媽來做。
何曉雲的媽媽當初也是被她爸爸的這副書生氣所吸引,所以生在靠種地吃飯的農村,即使不會下地幹活,她也心甘情願的和她的爸爸結婚了。
在何曉雲的童年記憶裡,他們很少吵架,家庭和睦,而且爸媽都是街坊眼裡老實巴交的過日子的人。
如果說媽媽是那種勤儉質樸,不怕髒累和辛苦,沒有什麼興趣愛好,也不喜歡打扮只是一門心思種地幹活的人。
那麼她的爸爸則更喜歡令生活充滿情趣,家裡第一臺收音機,第一臺電視機,第一輛摩托車,都是她的爸爸買來的,而且在那個年代村裡其他人家都還沒有這些,很多東西她家都是村裡第一個嘗新的。
小時候的何曉雲雖然在媽媽的影響下,穿著比較樸素,但爸爸讓她的童年更有優越感和自信心。
所以在沒有轉到市區上學之前,何曉雲一直是一個自信滿滿,而且學習成績非常好的女孩。
從小學到初一一直是保持年級第一名。
直到初二轉學去了市裡,不知道是到了更大的學校人才比較多的原因。
又或者是到了繁華的大城市,一頭爆炸頭的何曉雲漸漸感到自卑的原因。
何曉雲再沒有考過年級第一,甚至在班裡的成績排名也漸漸退到中游位置,之後便沒再退後但也沒有進步過。
對於這樣的成績,她的媽媽自然是不滿意的,所以隨著高考的臨近,對她的要求也是越來越嚴格。
即使放了寒假,每天也都要學習到晚上十點多鐘。
第二天,何曉雲一大早便起來了,她替媽媽把房間整理的乾乾淨淨,又跑去廚房幫媽媽摘菜、洗菜。
今天媽媽非常開心,看著幫忙幹活的何曉雲,媽媽這次並沒有制止讓她去學習。
如果是往常,媽媽肯定會說“那些先放著吧,一會我再做,你現在主要是學習,快去學習吧。”
現在媽媽為了讓她有更多的學習時間,一點家務都不捨得讓她做,連襪子和內褲都從來不讓她自己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