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大寶一巴掌拍在案上,“來人!將今日與這刁婦一道前來鬧事的刁民,統統給本官抓起來,聽候發落!”
趙長茹眸光微動,想起臨行前許元景所言,才又重新鎮定下來,繼續拿話激怒李大寶,“素日,百姓常稱道府司李大人是為民立命的好官,我竟信了此話!今日才知你這狗官是何等不講道理,那些為你這狗官歌功頌德之言,竟沒一個字是真的!”
李大寶抓起一方硯臺,便向趙長茹砸來,“你這刁婦!滿嘴噴糞!本官光風霽月,兩袖清風,得當今神聖御筆賞賜好官之名,你這刁婦竟敢在此敗壞本官的一世英名!該死!簡直是該死!”
趙長茹冷哼一聲,“若我所言皆是汙衊,你這狗官為何氣急敗壞?你那滿腹的黑心腸見不得光,讓人一句也說不得了。可真是好官!大大的好官!”
見府兵捉來捉去也沒捉住趙長茹,李大寶急了,指著趙長茹,便衝上前來,要親手將趙長茹擒住,可他一不小心和府兵撞上,被一腳絆倒在地,摔得個四仰八叉的模樣。
府兵們連忙簇擁著將李大寶從地上扶起來,一同怒視著隻身一人,從容立在不遠處的趙長茹。
這人他們捉也捉不住,趕又趕不走,真是氣得咬牙切齒。
州府衙門前傳來一串喊冤的叫喚,是府兵們正在抓人。
趙長茹面上從容,手心卻微溼。
小秀才說只要她在衙門賴到午時便會遇到轉機。
她方才提到請命的百姓,為的是鎮住李大寶,不成想李大寶竟惱羞成怒,讓人將九陽縣前來請命之人一併抓捕。
李大寶此人最是愛惜名聲,素日雖是裝模作樣,卻也做了好些面子上的惠民之事,即便那落到州府百姓身上的好處不足朝廷所給的三成,總好過那些將錢全部昧下的貪官。且他多以利驅使文人爭相為其歌功頌德,寫些誇讚功績的文章,所以傳入京中的名聲向來是極好的,以至於連高居廟堂的皇帝也知曉他這州官做得好,親自提筆賜字誇他李大寶是個難得的好官。
趙長茹提到請命的百姓,是為讓李大寶顧及名聲,不敢輕易將她趕出州府衙門,將此事速速了結,她也好賴在州府衙門等許元景帶來轉機,待那時再引李大寶失態,戳破其虛偽的好官面具,並讓其不得不下令派兵剿匪。
可這李大寶竟如此急躁……
趙長茹不由得想起,先前她來州府衙門時,在拐角處見到的一個背影。
若是她沒有錯認,那人就是何主簿。
何主簿比她先一步到了州府衙門,而後一向貪戀好官名聲的李大寶,便急躁地將她與一干前來請命的九陽縣百姓定為刁民,要一併抓捕關押,進行處置,實在是讓人不得不生疑。
就在趙長茹愣神的片刻,李大寶甩開府兵,再次撲上前來。
趙長茹本能要躲,聽得府衙之中打鐘的聲音響起。
那是州府衙門的食堂打的鐘,是為提醒府兵們午時到,該到食堂去吃飯了。
尋常人家一日兩餐,唯有這官家當差的,一日三頓飯,餐餐按時按點吃公糧。
既然午時的鐘聲已響,那麼小秀才應當是要到了。
趙長茹眉梢幾不可察地輕微一挑,順著李大寶撲來的力道往後仰身,腳下卻並未有閃躲的動作,讓李大寶如願將她抓住,但又未能傷她分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