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音閣門前賓客絡繹不絕,絕大多數皆身披錦繡華服,舉止言行盡有風骨,在不甚繁華的縣城之中,自有一番出塵之態。
趙長茹站在清音閣門前,仰頭望著古韻質樸的匾額,耳邊已聽見飄然而至的琴音。
她默默想到了自己剛入手的品味軒,若是也像這般,那她就發了。
她眼睛一亮,或許品味軒真能和清音閣一樣……
清音閣中並無迎來送往的小廝。
齊墨領著趙長茹、許元景進到清音閣中,他的胖球小廝則被擱在店外,說是怕胖球毛手毛腳碰壞了琴。
清音閣一共三層。
第一層放著最為普通的琴,各式各樣,全是出自聖手樂師徒弟之手。
第二層放著較為名貴的琴,雖也出自聖手樂師徒弟之手,但技藝更為精湛,用料更為考究,且每把琴製成之後,全由聖手樂師親手調音。
所以能買到第二層的琴就已經算很了不起的了。
第三層放的則是聖手樂師親手所制之琴,獨一把千金難換。
聖手樂師雖每歲制一把琴,但並非每歲賣出一把琴,若是未能等著有緣人,他便將琴砸毀,再另制新琴。
齊墨要看的新琴在第二層。
三人先後上了樓,便見早已聚了不少人,也都是為新琴而來。
這次的新琴是聖手樂師的大徒弟製成的,比別的二層中的琴又更名貴幾分。
有人誇下海口:“這把琴我勢在必得!”
另有人譏諷道:“就憑你?連琴有幾弦都數不清,還敢肖想能在清音閣買下琴!簡直可笑。”
清音閣賣琴與別處不同,並非價高者得,而是琴技高者得。
就比如今日新上架的琴。
定價是死的,能付得起錢的,都可以有資格競爭此琴,但最終此琴到底花落誰家,就要各憑本事,以琴技相較量。勝者便可交錢得琴。
齊墨指著新琴道:“子常,那琴真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