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睡覺誤事的不止蔣徵一個人,甚至在歷史的長河裡排不上什麼號。再說得稍微嚴格一些,丟到歷史裡就連基本的漣漪都沒辦法激起。
上海過於發達了,這是蔣徵的實際體會。從地鐵站出來的時候天氣熱得不行,找到公交車站點等了快半個小時,整個人都要化開了,車才到。之所以說上海過於發達,主要是交通便利,不論是公交車還是地鐵都有暖氣與空調,快要被融化了的蔣徵一上公交車就被一股冷氣包圍了,偏偏這個時間從龍陽路地鐵站上車的人都比較少,位置多。
蔣徵上車沒多久就睡著了,一睡就是2個小時,睡醒之後還以為沒到站,問了旁邊的人才知道自己已經坐過站了都快要到終點站了。蔣徵只好等著到了下一個站就下車,看看手機上的時間都快12點了,找附近的小店吃了飯,附近的小店很多,吃飯的人大部分都是一些小老頭子,說什麼話的人都有。
大致聽他們說話的內容應該是靠著力氣吃飯的人,都是說著一些工地上幹活的事情,蔣徵大致能聽明白一些,主要是北方話比較好懂,一些山東或者陝西人說話雖然帶著地方口音,但是大部分的內容還能明白。
看時間蔣徵知道自己已經爽約了,大致是錯過了這個工作機會,懊惱也沒有什麼用,都是自己弄出來的事情,只能下次給自己定好鬧鐘,對比導航的時間和上車的時間定好鬧鐘,避免再次出現這樣的情況。
飯館的收費不算太貴,一個菜20塊錢,米飯不要錢。但是聽周圍的人說上海物價很高之類的,蔣徵沒有發覺能貴到那去。可是卻聽旁邊不知道是河北還是山東的人說,他們那6塊錢就能吃一碗人頭大小的一碗麵,蔣徵就坐不住了很想去問問到底是什麼地方,東西怎麼會這樣便宜。
在蔣徵自己的印象裡面,自己工資才1000出頭的時候,一個炒菜都在15塊左右了,上海一個菜20塊,對比下來確實沒有貴多少,畢竟上海的收入是興義市的好幾倍了。不同地方的計算不同,生活的環境差距也相對比較大,對於6塊錢一碗人頭大小的面,蔣徵覺得不太可能,全國的肉價都差不多,有肉、有雞蛋、有面,一碗六塊,蔣徵是不相信的。
找了附近人詢問地鐵站的位置,蔣徵打算做地鐵走了,畢竟已經爽約了,準備去到處看看,然後在決定去哪。地鐵站的位置倒是問道了,就是距離遠。被問路的人說是距離這裡有幾公里,要是蔣徵願意給15塊錢的話,就送他去地鐵站。
沒有猶豫就同意了,車是電動車,其實就是兩輪的電瓶車,不像是比較大眾的那種而是類似單車的電瓶車,黑色的。
蔣徵到上海之後經常看到這樣車,但是在其他城市又幾乎見不到這樣子的電瓶車,覺得這似乎和地方的城市文化有必然的關聯性。騎車的人說是帶蔣徵走小路,比較近一些,蔣徵也發現都是走田地裡面的小道,道路不寬但也有40公分左右的寬度還是水泥路面,附近的房屋都是瓦面的或者石棉瓦搭建的。
這該是到了郊區了,等到了地鐵站,蔣徵就給了錢。這裡的地鐵站比起龍陽路要荒涼許多牌子上寫著惠南鎮南,這就不是做過一個站的問題了,是直接到了另外一個鎮了。
雖然看起來荒涼,四周還都是農田,但是在這裡等地鐵的人還比較多。等蔣徵上了地鐵都到了羅山路站的時候電話又響了,一看號碼還是早上的那個號碼。
“喂!蔣先生嗎?您這邊過來了沒有,我們老闆在辦公室等了一個上午了!”
蔣徵聽對方說著話,有些猶豫,還是說道:
“我還是不過來了!太遠了,我還坐過站了......”
“那您這邊是到那了?”
“我剛剛到了惠南鎮那邊了,現在坐地鐵回來...”
蔣徵說道一半,對面就把蔣徵的話打斷了:
“那已經很近了呀,從惠南鎮那邊過來坐地鐵很快的。”
“不是,我是在惠南鎮這邊上的地鐵,現在都到羅山路這邊了。”
“羅山路那就更近了,我們老闆現在還在辦公室等你,你直接從羅山路坐地鐵回來到周浦東下車,打個車過來就可以了,車費我們給你報銷都可以的。”
“????”
蔣徵聽人把話到說到了這個份上,也就沒辦法拒絕了,說道:
“行吧,我這邊轉車就過來,是在建韻路500號對吧!”
“對的,對的!老闆還在辦公室等你!你稍微快點!”
蔣徵應付兩聲就結束通話了電話,一轉頭就要到龍陽路地鐵站了,只好等著到了龍陽路換乘16號地鐵到周浦鎮東,下地鐵之後詢問路線,結果打消了準備走路過去的念頭,還是坐了電動車過去,人一路送蔣徵到了天納商匯門口。
地方沒有蔣徵想的那麼偏僻,但是也不算發達,附近有一些工廠在,但是一點也不妨礙天納商匯顯得高大上。到了地方蔣徵就給人打了電話,問具體的辦公室在那,畢竟是顯得高大上的地方,蔣徵有些心虛。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但是門衛似乎也僅僅是擺設,並沒有管蔣徵進去做什麼,一直到了天納商匯那棟大樓的門口,蔣徵才遇到了阻礙,原因是乘坐電梯需要刷卡,上樓的地方需要門禁卡。
天納商匯的一樓是個大廳,還有個服務檯,保安把蔣徵攔截下來之後,詢問之下就讓蔣徵去服務檯登記,然後才用卡片給蔣徵開了門,又用卡給蔣徵刷了電梯。
興義市畢竟只是一個小城市,沒有這麼複雜,不論是上班還是下班都用不上這麼麻煩的流程,但是細細的想來,這樣子的流程下,安保的安全性就提高了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