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道德的房子大致是2個月就收拾完全,建起來了。而後緊張的裝修,各種折騰下來總算是在年前完成了房子的裝修,原本這蔣奶奶和蔣爺爺都是住在老瓦房裡面的,現在蔣道德的房子蓋起來了,又得了蔣爺爺的三萬塊錢,雖然欠了些許的外債,相比起文強來卻是好了不少。
畢竟文強這人一直在家裡,現在大兒子都幾歲了,一直都是靠著幫人拉貨生活,錢賺不到多少的,這蔣道德在外邊工作,收入高不說,遇到什麼事情還有蔣爺爺幫著,前後花出去的錢都夠一套房子錢了,當然是以當年蔣道德剛結婚那會的物價來計算。別說現在還拿錢一起蓋房子,這出去快10年的人,回家只有1萬塊錢拿出來蓋房子,也不知道這錢是怎麼個存法,哪怕是一個月兩口子,一人存個100塊錢,10年的功夫也不止這麼些錢,至於他兒子蔣榮,新房子改好之後必然是要接過去的。
值得誇耀的是,雖然是敗家了一些,但是好歹是把兩個老人都接下去了,蔣榮和蔣爺爺一個房間睡,蔣奶奶單獨一個房間,房間都在一樓,二樓是講到的夫妻的房間,二樓也就2個房間,一個是客廳,一個是臥室。
不少的人家都陸續的蓋了房子,不論是有錢還是沒錢的,都希望能趕上這趟發家致富的車,沒有什麼是比賠錢賠房子發家致富更快的事情了。蔣家在魯鎮街上的親戚們自然不會落後的,那些原本就在水塘村附近有土地的人家,也相繼的蓋了房子,畢竟街上範圍聽說是化作了古鎮,那些老房子都不會被拆遷,說是政府會撥專項資金修繕作為旅遊專案的一部分,至於具體的情況是怎麼樣的,尚且還說不清楚,魯鎮的人自己都是迷迷糊糊的狀態,彷彿還沒有睡醒。
補課蔣徵是不可避免的沒有去,原因是自己剩下的錢自己也預估著不夠上學報名的,指望家裡面的人,還不如指望自己的雙手,因此蔣徵假期的時候就去六中附近的酒店等的一系列招工的地方問工作去了。
酒店的氛圍不是很好,什麼樣的人都有,不過蔣徵自己是到這裡來上班的,也就呆一個月,加上之前就有在酒吧工作的經驗,其實這些事情對於他來說不是很困難,只不過也聽說了這裡的人基本都做不長久,都是一兩個月就走了,蔣徵自己也就放心了,加上自己有正當的理由,來的時候就說清楚只做一個月多些,
酒店裡面的過年氣氛比蔣家要熱鬧許多,幾十個人一起過年的場景是比較少見的,那些個上了年紀的幹部們都帶著家屬來這裡過年,氣氛不是一般的活躍,張燈結綵!加上廚房的人、保潔、服務員、客房人員等等年齡階段的跨度比較大,食物也十分的豐盛,只不過依舊是少了一股子溫馨的味道,也許這就是家和企業之間的明顯差異,人再多,氣氛烘托得再熱烈,家就是家,企業就是企業,蔣徵莫名的有些失落,其實自己走到這一步都是被逼的,自己掂量了一翻,就算是自己不上學,現在什麼都不會能去那工作?
一樣只能是在酒店裡面做個服務員,雖然之前出來上班的時候工資是450塊,現在薪水也高不到哪裡去,僅僅是550塊左右,加上菜品提成,酒水提成之類的,聽說拿到上千的都還比較少,相比起蔣道德在外地一個月下來兩個人4000到6000的收入,確實是低!但是工作的危險程度和難度係數也不是同日而語的。
蔣徵在2009年的2月24號就辭職出來了,提前幾天出來,自己也好調整一下心態去學校上課,酒店的氛圍容易讓人感到疲乏和懈怠,加上小女生也比較,很容易讓人覺得在這裡上班也不錯的感覺,可是實際的情況是,現實總會給你兩巴掌讓你清醒過來。
陽曆的2月24號其實連農曆十五都過去了,蔣徵在家才呆了一天蔣文就帶著媳婦回來了。蔣徵由於在酒店裡面上班生物鐘已經有些混亂了,主要是酒店裡面是分兩班倒的,白班和夜班之間一個月一個輪換,蔣徵在年後上了半個月左右的夜班,現在還沒有調整過來。
蔣文回家的時候蔣徵還在睡覺,等著把兒子叫醒之後,蔣文就說道:
“你過年也不回家去,是整個廊子,你奶一直念,說是你不回家去過年!”
聽蔣文這話,蔣徵就無奈,說道:
“我去上班去了。”
“上班?你上廊子班,過年都不回家去,跑出去上班!”
“我不上班,你拿錢我讀書安!書學費你給不嘛!”
“這個狗鈤的,和你講話你吼廊子嘛!”
“不是們,問他咋個不回家過年安,還吼!那個差你的安!”
見這邊這個狀態張珍串,就出聲道。
蔣徵斜著眼睛看了一眼,那張珍串就不說話了,蔣文這人也乾脆不說其他的,接著道:
“你奶一直念你,你不回家去看哈子。我們整了明天又要回家去,寨子裡面有人辦酒。“
這話倒是個新鮮話,蔣文和黃連英在城裡生活這麼些年,以及前兩年的時候都不見蔣文回家吃什麼酒席,現在倒是跑的勤,不知道是不是那根筋搭錯了位置。蔣徵聽聞這奶奶唸叨自己,便是同意回去看看,反正距離開學還有這麼兩天。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第二天一早就帶著蔣徵一起回魯鎮去了,到了家其實也沒有誰家辦什麼酒,反正蔣徵是沒有聽聞村子裡有誰家辦酒之類的,當天其實就住在了蔣道德的家裡。
蔣徵也才發現其實原來的菜園子以及院子都變成了房子,2層的是蔣文強家的房子,一層卻有2層高的是蔣道德家的房子,由於老房子的東西基本都搬空了,並沒有多餘的床在,原本蔣徵就是和蔣爺爺睡的,現在蔣爺爺都搬到蔣道德家裡去了,睡的床都是小床,原來的木床都不知道是怎麼個安排法,反正是看不見了。
因此蔣徵晚上的時候就被安排去和蔣榮一起睡,這小子可不是什麼老實的傢伙,被子床單之類的就沒有整理過,看起來很亂。被子之類的幾乎是塞成一團,蔣徵從小便不會這樣子兩者之間的差異就很明顯。
晚飯之後,這蔣文就說是帶著蔣徵去什麼叔叔家玩,其實就是街上蔣徵的爺爺的家的兒子家裡,也就是蔣爺爺的兄弟那一輩的兒子家。蔣徵在魯鎮的時候就去過幾次,不過這些龐大的親戚關係倒是讓蔣徵覺得略微有些類似紅樓夢的大觀園,幾乎就是十步一個親戚,不論是因為什麼關係沾染上的親戚關係,反正遇到年紀大的叫爺爺奶奶,年紀小的叫叔叔之類的不會錯。
這個觀點放在別處尚且成立,不過在魯鎮這裡似乎不怎麼成立了,蔣家原本輩分要大些,遇到年紀大的,叫蔣徵做小叔叔的不是沒有,嚴重些的得叫蔣徵小爺爺,同樣的道理蔣徵去叫別人,也會有這樣的錯誤存在,但是去外地又不是沾親帶故的人,這麼叫是斷然不會有錯的。
那親戚家就在水塘邊上的路邊,卻不屬於水塘這個村子,總之路途不是太遠,既然說了是親戚,那人也必然姓蔣,名字叫做蔣當。這名字有些說法,是希望有擔當。可是其實這蔣當的父親走得早,留下一個哥哥和蔣當,下面還有一個蔣石,3兄弟被一個母親拖著幾十年才走到現在。
喜歡歷史的屋簷請大家收藏:()歷史的屋簷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