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會的時間已經快要中午了,蔣徵中午回家在朱奶奶家門口遇到了朱奶奶。
朱家吃飯的時間都會比較早,11點多些就基本吃午飯了,和魯鎮的習慣相差不是太大。朱奶奶看見蔣徵就說道:
“小徵,去把那點那兩個饅頭撿回家去吃了嘛,你爹今天早上買的。你家現在屋頭一個人都沒得。”
蔣徵聽了朱奶奶的話,心裡面也不高興,看了一下被丟在草地上的饅頭,上面還有水汽。明顯是已經涼了,蔣徵不太樂意去撿起來吃。
朱奶奶見蔣徵站在那一副木訥的樣子也不說話,就重複了一遍:
“喊你撿回去,你家屋頭又沒得人的,你吃廊子嘛。”
蔣徵一臉陰沉,想不明白為什麼要逼著自己去撿東西吃。朱奶奶見說不動蔣徵也就不說了,自己就回頭進了屋子。
蔣徵見朱奶奶進去了,也沒有去撿草地上的饅頭,猶豫了一下就回家去了。
進了屋子才發現門鎖也壞了,廚房裡面還有些碎碗,蔣徵收拾了碎碗,又發現爐子裡的火早已經熄滅了。又到樓下去找了一些半乾的柴火上來,在自己家的家神面前的櫃子上找了打火機就開始引火了,只是把爐子引燃了,蔣徵去樓道拐角的地方才發現,自己家已經沒有煤了。
上樓的時候遇到藥家媳婦,蔣徵得叫一聲“伯母”,但是根據貴州本地的發音其實應該是“白媽”。
藥家的見蔣徵從樓下上來,原本是打算出去的也就停住了腳步:
“你去整廊子來,吃飯沒得。”
蔣徵不知道該怎麼說,也就不說什麼了。
藥家的見蔣徵不說話就道:
“沒吃就去我家吃,走。”
樓下的朱奶奶像是聽到了藥家的說話,在樓下就說道:
“我喊他去把饅頭撿起來,也不去。塑膠袋包起的還是乾淨的嘛。”
藥家的哪裡管朱奶奶說什麼,叫上蔣徵就上了三樓,又擺好了飯菜讓蔣徵吃。蔣徵顯得有些侷促,本就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事情,現在又莫名其妙的在別人家吃飯。年紀雖然小,但是尷尬的情緒也還是存在的。吃了兩碗飯,蔣徵就不吃了想著自己家的火,就開口道:
“白媽,我要一個煤嘛,我家火熄了,我去引起。”
藥家的聽得這話鼻子也是一算,好在沒有在小孩子面前失態,低頭就道:
“我家煤是右邊的那一堆,你自己去拿嘛。”
“哦。”
蔣徵應了一聲,也不說謝謝,自己就忙著跑出去拿煤去了。抱了兩塊煤就回家去,爐子裡面的火已經燃得差不多了,只剩下一些火炭還在,蔣徵就放了煤進去。
蔣徵出去之後,藥家的一邊收拾碗筷,一邊就自己唸叨著:
“捱到起的,那家娃娃有啷個懂事嘛。”
這個唸叨蔣徵是聽不見了,這會在集中精神的看爐子裡面的火能不能著,下午放學額還得煮飯,這已經成為了蔣徵生活當中不能失去的那部分存在了。可惜的是,蔣徵現在也就侷限於煮飯了,魯鎮同齡的孩子已經自己洗衣服了。
喜歡歷史的屋簷請大家收藏:()歷史的屋簷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