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尷尬的摸了下鼻樑:“恩,全拍完了。”
他是5月份進的學校,截止今天開學才4個多月,他請假就請了將近兩月,期間拍了一部電視劇,錄了首歌,歌名叫《一笑中》。
《一笑中》與其說是他唱的,還不如說是錄音師唱的,人可是一句一句手把手教的他。
李蘭埋頭道:“回班級吧,杵我這幹嗎?”
“那您忙,我先回去了。”他應了聲後,迅速轉身離開辦公室。
貓著腰,三步並兩步竄到座位後,他給不遠處的陸明打了個眼色,讓陸明將筆記遞過來,這趟出去時間太長,一年的教學進度到哪了都不清楚。
朗誦的同學下了講臺,筆記本也到了手,待看清楚內容後,他不由懊惱的揉了揉臉。
臺詞課是他來學校的主要目的之一,可現在竟然缺了這麼多課。
好的臺詞一般來說應達到三個層次:說清楚、說明白、有感染力。其中發聲方法不過關是重要的障礙。”
筆記本上的第一句話,他就深表贊同,因為他的毛病就是吐字不清,情緒有較大波動的時候尤其糟糕。
相對於普通人,這沒什麼大不了,很正常的一件事,可他不行,因為他的職業不允許。
他如果想在這行久待,不被淘汰,又或者想窺探藝術殿堂,那臺詞這個基本功就必須掌握,而且是牢牢掌握。
一頁紙被他翻了底朝天,也沒找到臺詞講不清楚的解決辦法,他不由一拍桌:“靠,怎麼沒了呢?”
臺上正聽學生朗誦的臺詞老師,是位個頭不高的老頭,聽到動靜後,望著他道:“那個同學,你嚷嚷什麼了?”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他忙起身道:“老師不好意思,剛才有點走神。”
臺詞老師問他:“你上來過沒?”
“沒。”他道。
老師道:“那你接上。”
臺詞老師從手裡隨意抽出張a4紙遞給他:“吶,就朗誦這篇。”
他喵了眼,是首名字叫《回答》的朦朧詩,作者是北島,這詩他知道,
“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證,高尚是高尚者的墓誌銘,看吧,在那鍍金的天空中,飄滿了死者彎曲的倒影....”
第一小段由他粗嗓門朗誦出來,有點抑揚頓挫的意思。
可下一段一連四句,“我不相信天是藍的,我不相信雷的回聲,我不相信夢是假的,我不相信死無報應。”一層層疊加的悲憤語氣,讓他粗粗的聲音有了點尖細,有了點聲嘶力竭,他破音了。
朗誦結束,老頭點評道:“b+,技巧,發音有待加強,臨場發揮還算不錯,你叫什麼名?”
他臉一紅:“甘韜。”
臺詞老師上了半個月的臺詞課,就沒見過他這號人,他也不清楚這老頭叫啥。
老頭樂呵道:“喲,還是風雲人物,戲拍完了?”
他不好意思的點頭:“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