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康再恥辱,也是宋人一手造就。
楊牧遠沒有表面看上去這樣平靜,聽到司空勝的話,楊牧擺擺手,“一切按計劃行事。吩咐下去,做好準備。”
司空勝、陳集躬身稱是,皆是憋著一股氣退下去,做最後的安排。
西軍精銳被困潼關,各地勤王軍,又因投降派大臣唐恪、耿南仲的命令而裹足不前。
唯一隻有南道總管張叔夜,與他的兩個兒子違抗投降式的詔命,募兵一萬三千人勤王。
這支只有一萬三千人臨時拉起來的隊伍,與完顏宗翰大小十八場戰鬥互有勝負,最後全軍突入開封城。
在金人看來,整個中原戰場之上,已經沒有了可以與大軍抗衡的宋朝軍隊。
就連宋朝的兩位皇帝,都已經向金國投降,剩下的軍民如今見到金兵無不望風而逃。
因此,不論是完顏宗翰還是完顏宗翰,還是大大小小的將兵,都把注意力放到了,如何搜刮金錢與女人上面。
完全沒有想到,就在官渡之外,還隱藏著一支十萬人的軍隊。
這支軍隊,是楊牧仿照明教‘五行旗’所建。
每旗有左右兩期,各一萬人。
楊牧參考現實世界當中軍隊的構成,設定參謀和政委。
楊牧作為‘神機閣’的閣主,並不直接領導軍隊,而是將權利下放。
他倒也不擔心權利收不回來,搞成明教和朱元璋那樣。
楊牧有鎮壓這個時代絕對的力量,只是有些事情若是一個人去做,豈不是很累。
因此,要多樣一些下屬,有什麼事,交給他們辦就好。
二十多年間,楊牧利用後世的思想、知識,武裝起了一大批嫡系人員。
而五行旗的軍隊,不過成立了五六年。
就是這支剛剛成立了五六年的軍隊,就讓盤踞在漢水的水賊,秦嶺餘脈的山寨土匪,在神機軍的強力之下,都化成了飛灰。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因此,楊牧很放心的將這次“汴京行動”的指揮大權下放到參謀部。
參謀部藉助‘神機閣’無處不在的情報系統,對地形地勢,以及金人的將領都做出了深刻的研究。
並制定出相應的一系列作戰計劃,在沙盤上進行兵棋推演之後,選出最接近實戰的三套方案。
這三套方案,再由參與作戰指揮的將領,進行篩選,確定好優先等級。待到戰場之上,視情況而做出在計劃範圍之內的合理變動。
金兵佔據北方大片草原,自是不缺騎兵。騎兵在金國軍隊之中,是主力的存在。
‘神機閣’處於宋朝腹地,馬匹自是比不上金國軍隊的豐富。
又組建騎兵的計劃以來,五年的時間之內,五行旗也不過每左右兩期堪堪有兩千騎兵而已。
整個‘神機閣’麾下,不過有一萬騎兵。
而且這這一萬騎兵,其中只有五千騎兵才算得上真正的騎兵,能夠與金兵的騎兵相媲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