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道路,楊牧以柴刀劈路,勉強前行。
逼近山腳下,黑色怪石嶙峋遍佈,少見雜草突兀。楊牧發現在一些石頭的周圍,散落著森森白骨。看上去都是一些動物的骨頭,一些質灰的骨頭看起來年代頗久。還有一些看起來很新鮮,應該也就是最近的事。
最近的一具動物屍骨上,還殘留粘連這一些碎肉。楊牧正在疑惑的時候,一隻黑色的烏鴉“呱呱”大叫著,從動物頭骨裡鑽了出來,拍著翅膀飛到了天上。
可這隻烏鴉並不像是受驚後,拍翅遠飛,反而一直在楊牧的頭頂盤旋,不斷聒噪的大叫。
隨著烏鴉的大叫,楊明顯感覺到大山深處的某個地方,一股陰氣劇烈的波動。似乎是沉睡受驚之後,突然驚醒的迷茫。
楊牧頓時心下恍然,原來這隻烏鴉,還擔負著山中“邪物”衛兵的責任。遇到楊牧這個不速之客後,便呱呱大叫替“邪物”示警。
楊牧因為身負九陽神功對於陰氣要比一般人敏感一些,對於剛剛爆發的陰氣波動,能感知到大致的方向,對於具體的位置,並沒有一個清晰的認知。
楊牧輕輕揮了揮手,手中的柴刀連同肩上的褡褳一齊消失,出現在空間之中。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諸多法器和紙符放入空間中,遇敵的時候心神一動,一個念頭可以快速的拿出。要比放入褡褳中,方便多了。
戰鬥之中,一瞬間場上的戰鬥都會發生巨大的變化,多對方一個先手,就可以決定戰鬥的輸贏。
黑石群中蜿蜒逶迤行了三百米,楊牧便見到山腹中出現一個幽暗很深的洞口。陰風陣陣從中卷出,風中凌亂夾雜著野獸般的嘶吼。
楊牧也不知道是不是自己的錯覺,他竟然從這些嘶吼聲中,聽出了濃濃的警告意味!
不過,楊牧沒有被這樣的警告嚇退,對著自己的眼睛施展了一個“天眼術”,便走進了洞中。
洞裡的道路出乎楊牧的意料,一點也不像想象中的崎嶇難行。天眼之下,周遭的景象看得清清楚楚,一點也沒有受到黑暗環境的影響。
楊牧踏入洞中之時,洞裡深處那些非人非獸的嘶吼,突兀的消失不見,只有隱隱腥臭的氣味飄出來。
周圍安靜的可怕,只有楊牧腳步“踏踏”聲,迴響在寂靜的山洞裡。
洞中的“邪物”看起來是有一定的智慧,見到楊牧不受嚇阻直挺挺的進來,便改變了思路,不再發聲,把自己隱藏起來,似乎是打算在暗中偷襲楊牧。
只是,這“邪物”智商還是有點欠缺,忘記了,雖然它隱藏起來不發聲,但是它散發的腥臭味,卻怎麼也遮掩不了。
楊牧越深入其腥臭的氣味兒就越強烈,他的步伐變得越來越謹慎,以防突然之間從某個看不到的角落裡,竄出來一個不知道什麼玩意。
天眼之下,楊牧發現洞中岔路不少。
若是一個個岔路查下去,不但會浪費許多時間不說,還很容易迷失方向,困在洞中,不得出去。
楊牧雖然不知道“邪物”平時走的哪一條路,但他很聰明的找到了一條最合適的路。
那就是“邪物”走過之後,路上餘留下來的陰氣。凡事它走過的地方,楊牧明顯能夠感受到其陰氣之旺盛,不是其它地方可比的。
順著這條標記明顯的路,楊牧行進了三五百米,正好路過一個拐角。拐過彎道的時候,楊牧突然發現在旁邊的角落裡,有一團極其濃重的陰氣盤踞在哪裡。
定睛一看,其中竟然有一具身穿清朝官服的“人”,站在那裡一動也不動。
剎那間,楊牧馬上就意識到,這肯定不是什麼人,而是隱藏在山腹之中的那個“邪物”。
就在楊牧腦海裡閃過“殭屍”這個念頭的時候,原本閉著眼睛的這位“清朝人”,倏然睜開無神的雙目,窄豎狹長的瞳孔,死死的盯著楊牧。
這具殭屍,嚴格論起來還算是一位“皇室成員”!
因為犯錯被當朝皇帝交給宗人府論罪處置,後被罰判永鎮邊陲,終生不得返回京城。
這位清朝皇室子弟,後因水土不服英年早逝於此地,被人草草的葬入黑石山中。黑石山,也就是不歸山的前身。
黑石山此地地格奇特,與這位清朝皇室子弟的命格暗暗相合,成為了他的“養,屍,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