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明不會說話,以後都是一家人了,冬子你可得讓著他點。”楊靈過來說。
“媽,您放心,我對方明太瞭解了,幾年前他就是這樣。”
吳辰東走過來:“那可不一樣,幾年前他一事無成,現在的方明和他的導師一起可是手握幾十個專利的半導體專家!”
半導體?
這不是帝國主義到處卡咱們脖子的地方嗎?
當聽說這次他是和導師一起回來報效祖國時,由衷的欽佩。
房冬鬆開吳放放,過來握住李方明的手:“祝你早日成為咱們安平走出去的第一位院士,”順便調侃了一句:“我代表祖國人民歡迎你回來!”
“你怎麼不代表中華兒女呢?”
“方明!”楊靈過來拍了一下李方明。
“媽,沒事沒事,他要不這麼說話我還不習慣呢。”房冬此言不虛,人總有優缺點,李方明雖然在說話和為人處事方面多少有點弱智的感覺,但這人本性善良,現在從事的工作對國家、對社會的貢獻遠遠不是自己這個小商人所能比的。
到老的那一天,如果李方明真能成了院士,自己還可以吹一把,在公園下棋時,和人吹吹這位院士和自己剪不斷理還亂的關係。
“走吧走吧,到飯店咱們慢慢聊,放放和方明上我的車。”楊靈說。
“不,”吳放放過來挎住了房冬的胳膊:“我坐我哥和嫂子的車。”
房冬的雞皮疙瘩立時掉了一地。
雖然將來自己和吳放放在這個家裡確實是兄妹關係,但房冬相信彆扭還會一直存在,沒想到吳放放居然把這個哥叫得這麼輕鬆自然,這樣的事情在當今世界,恐怕除了吳放放以外,再也無人能出其左右了。
房冬只好拿李方明來打岔,以化解自己的尷尬:“聽見沒,以後叫哥!”
“臉能不能再大點,我比你大!”
還是楊靈過來說了一句,李方明應該跟著放放叫,他才沒再吭聲。
“把你父母也一起叫來吧?”楊靈問李方明。
“媽,我就怕他們來接,告訴他們明天才回來,所以,他們不知道。”
房冬確認李方明已經被吳放放傳染了精神病,也學會胡鬧了,自己回來這麼大的事不告訴父母?
這頓接風宴的氣氛異常熱烈,親情盪漾。
不知不覺中房冬對吳放放不像接機時那麼彆扭了。
無論在哪裡,吳放放都是主角,就算是大肚婆也一樣,她的聲最高,也最能說,和誰都顯得格外的親。
不過,變化還是有的,在分寸上比之前還是收斂了一些,時光的打磨吧。
……
吳放放嚷著整天來房冬家看文文,挺著個大肚又不方便,秀秀成了吳家的常駐大使,早上把文文帶過去,晚上再帶回來,有時乾脆就住在吳家,讓房冬獨守空房。
兩家美食城進入了一年中最火爆的時期,房冬一心撲在生意上,同時也和李倩鬍子等人探討明年的想法。
隔行如隔山,大家都認為明年還應該立足在餐飲界發展,提出了幾種方案,開火鍋店,自助餐、平民價位的快餐連鎖,於光南還提出可以嘗試做一個食品廠,做那種小包裝的麻辣零食。
不過最終的意見還是統一到了火鍋店上面,火鍋店與現在正在做的小火鍋不隔行,與麻辣燙也有相通之處,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人工成本低,不用像大飯店那樣一個廚房的人工就動轍十幾萬甚至更多。